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176章 顶级公文的威力

第176章 顶级公文的威力(1 / 2)

第176章顶级公文的威力

当天晚上徐学聚就把书信写好,第二天便着人寄往京城。

在书信之中徐学聚特意点出了王文龙在这篇文章之中的贡献,这也是他想要帮助王文龙的做法。

对此王文龙并不知道,即使知道也不会反对。

齐、楚、浙、东林党哪家对他满不满意,于王文龙来说其实没什么区别。

王文龙的身份并没有什么涉入朝堂太深的问题,他就是个监生而已,基本是游离在朝堂之外的人物,只要不去作死很多事情都牵扯不到他身上。

而以后他写的书越来越多,在事上引起的讨论也会越加热烈,他没有太高的功名,反而更方便做事。

就好像李贽一样,辞了官才可以写那么多文字,如果不是因为攻击程朱理学太过于辛辣写也就写了,而他即使隔三差五骂朱熹也要写到七十多岁才终于被抓起来。

但李贽如果还留着官身,别说写到七十多岁,能活过五十就算不错。

……

徐学聚的文字送到京师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王文龙的文章已经在京城之中引起纷纷议论。

京师乱作一团。

常州文告的余波远未过去:大家结党在一起互相斗争,有的人对这篇文章大家称赞,有的同意王文龙的文章中部分观点,有的却斥王文龙浪笔乱言。

骂完王文龙后许多议论又转而攻击内阁,认为内阁不该和稀泥,应该要用票拟的权利在圣旨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真这么做了,内阁的声音但凡倾向哪一派,其他派别肯定会把内阁骂惨。

赵志皋到文渊阁坐了两天就又回家养病了,偌大的内阁再次只有沈一贯一个人做事,沈一贯被吵的一个头两个大。

这时沈一贯终于接到了徐学聚从福州寄来的书信。

徐学聚在信中先是委婉建议他上疏表明态度,然后又不居功的表示王文龙写篇了上疏或可参考。

“又是上疏……”沈一贯听到这词脑袋就开始疼。

沈一贯知道此刻他最好的做法就是上疏表明自己态度,但偏偏他又知道万历忌讳言税监之事,上疏内容万一一个不小心就会触怒皇帝,这文章可是万分难写。

他对于王文龙的文章没有抱多少期待。

沈一贯自己的叔父沈明臣就是万历年间三大布衣诗人之一,作为浙江名士,沈明臣当年就以秀才功名进入胡宗宪府中做幕僚,曾经和名满天下的“有明第一卿客”徐渭徐文长共事,跻身俞大猷、戚继光等一代人杰之中共理浙江。

沈一贯从小和伯父在幕府出入,对于这些知名幕僚的能力也是十分清楚。

幕僚们人才、水平都是有的,但即使惊才绝艳如徐渭,文章花团锦簇,但他们在写公文的本事上依旧平平。

最简单的道理——若是徐渭能够写出好公文,自己科举当官就行了,何必给人当幕僚?

沈一贯以为王文龙此文大抵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