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195章 软文带货与笔仗

第195章 软文带货与笔仗(1 / 2)

第195章软文带货与笔仗

王毓德冷哼道:“定是又到外边胡混,早叫你多读些书,如何整日没个正形?快去吃饭,你母亲都已等了你许久!”

父亲指一指饭堂背手而走,王祖才连忙老实的跟着过去,王毓德走着又回头看他一眼,问道:“书童王翔呢?”

王祖才撒谎说:“他吃坏了东西闹肚子先从后角门去了。”

王毓德冷哼一声,知子莫若父,他一眼就看出儿子有问题,不过他们家是高门大户,食不言寝不语,吃饭之时不准说话,王毓德也便没有询问。

吃过晚饭王毓德让儿子回屋温书,然后便叫家中仆人去把王翔带来,一番喝问王翔就全都招了,王毓德马上游让人把最新的《旬报拿来。

看着头版的文章最初他也颇为同情,但是看到后面女子纺织厂的内容他却顿时皱眉。

“既然已成寡妇孤女更要守节方能受人尊重,让女子出门做工只会招人闲话,这哪里是帮助女子?分明是害人!这胡烈女好糊涂也!”

王毓德也是福州的高门大户,他的父亲王应山是福州有名的史家,如今六十几岁还在编书,而他也是闽中有名的刻书家,家中刻过《闽大记《湖山纪盛《全闽纪略等等对于地方志颇为重要的书籍。

王祖才年轻看不出来,但王毓德眼光何等老辣,只读两遍他就发现王文龙虽然表面上用客观的语气在描写整个过程,但是整篇文章里却一直隐含着吹捧女子纺织厂的思想。

王毓德越看越生气,他觉得王文龙的思想完全是走上了邪路,这种女子纺织厂虽出于好意,但其实是有损妇女名节,思索再三便点起蜡烛,展开稿纸,开写文章反驳:

“禁溺女之风,若地方强加教导,明正典刑,则为正道;若要女子抛头露面,工作算计,大乱礼法,非所应倡也。即使存生,贞洁有亏,名声难守,是害女也!女子固不明此理,似王建阳公此等名仕却如何不辩!静观先生反为之摇唇鼓舌,是何意哉……”

伴随着王文龙在福州生产油墨和蜡纸,福州的蜡板印刷技术后来居上,已经成为福建地区廉价印刷品的生产中心。廉价印刷促进了本地的报行迭代进化。

此时的福州市面上已经有五份月销量三百以上的报纸,时事新闻、天气物价、海外掌故、抄经佛理,报纸的内容也趋向复杂化,市民渐渐养成看报的习惯。

而《旬报作为福州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王文龙的《溺女现象追踪系列报道一出立马就引起全城讨论。

紧接着其他的声音也就出现,最有声量的是福州名仕王毓德在《仓山诗丛上发表的一篇与王文龙争锋相对的文章。

发出王毓德文章的报纸是福州本地的仓山诗社所办,最开始只是一篇登载诗社社员们集会诗文的社内刊物,但是因为销量很好现在这报纸已经开始市场化运营,模仿《旬报的组织模式,分成编辑印刷等等部门,报纸的受众则是本地的士大夫阶层。

这些士大夫阶层对于禁止溺女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坚决反对女子纺织厂的开设以及女子出门工作的行为。

不过此等争吵的文章并没有给王文龙带来太多问题,也不需要害怕布政使司衙门被牵扯,因为年轻的进步派势力已经组织起来对王毓德等人发起笔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