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256章 中国人写的欧洲史

第256章 中国人写的欧洲史(1 / 2)

虽然阳玛诺说的花团锦簇,但是听说《葡萄牙国史》这本书是中国人所写的欧洲史作品,沃尔特的兴趣一下淡了许多。

他还以为王文龙的作品写的是中国的风土人情,如果那样还有一关的价值,可对于欧洲史研究中国人能有什么样的见解?

对于中国,此时的大多数欧洲人认为中国是一个道德高尚的隐士国家,但这其中也有贬低的意味,因为隐士是不能出来做事的,就从从前往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个个都借助信息差把欧洲宣传成地上天国就能看出。

毕竟此时的欧洲已经开始殖民海外一百多年,征服了许多其他文明的领土之后欧洲人对于海外风俗的看法也渐渐从原本的敬畏转向了不屑一顾,欧洲中心主义正在诞生。

耶稣会在澳门的翻译人手并不足够,大多数精通拉丁文和中文的神父需要传教或者从事编写传教小册子的工作,所以对于《天演论》和《葡萄牙国史》的翻译工作只进行了一部份,最后决定还是将这些书籍带回到欧洲。

所以此时沃尔特手上拿到的两册书中,王文龙所写的《天演论》只翻译了大半,另外一本《葡萄牙国史》更是连第一章都没有翻译完。

沃尔特先看的是《天演论》,看着看着就感到无趣,他对于《易经》毫无了解,而且耶稣会士翻译黄道周所写文言文的能力也很糟糕,甚至有大量误读,沃尔特读完一半直接就把这书给放下。

“嗯,果然是与众不同的东方思想。”沃尔特含糊的称赞,其实已经不想再读。

读过《天演论》之后,沃尔特又拿起《葡萄牙国史》,心中并没有多少期待。

他原本以为《天演论》肯定很有意思,但是他看了却不以为然,而中国人所写的欧洲历史书籍,想来就更没有什么趣味了。

可是刚刚看完序言沃尔特就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这本书的写作手法真先进……”

没错,是先进。

此时的西方文学已经走出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与骑士史诗的牢笼,文艺复兴所带来的人文主义文学方兴未艾。

《十日谈》《巨人传》都已经出现,在伦敦,莎士比亚声名鹊起,但这些不过是一些把笔触用于描写正常人而非基督教骑士的文学创新而已,只是描写对象上的改变,真正划时代的小说理论还没有成熟,引领变革的长篇小说也还未出现。

后世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堂吉诃德》还要四年之后才能写出。

而就世情小说来说,此时的中国文学已经走在了欧洲人的前面,哪怕没有王文龙的到来,《金瓶梅》《水浒传》也全都是把笔触指向世上普通人的伟大作品。

此时,《葡萄牙国史》开篇那极富史诗感的宏大叙述以及接连不断的冒险故事纷繁复杂的人物,直接就把沃尔特给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