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争抢土地(1 / 2)

茶博士站在一个土灶旁边灶上放着几个铜壶滚滚的烧着水,灶旁的小桌上摆着各样的茶饮原料。

王文龙问陈

那茶博士点头,看向王文龙,王文龙为自己和两个老婆点茶道:“一盏苏梅茶,一盏葡萄干桂酥茶,一碗生汤,都多加些洋。”

王文龙又看看屋里问:“里头有火没有?”

那茶博士见几人打扮体面,知道来了大主顾,想着能多讨几个赏,便一脸殷勤道:“里头有個火坑。”便吩咐小二去把笼在火坑上的灰给扒开,生了炉火,再掇几条凳子放在火坑边,让王文龙等人暖暖身子。

王文龙接了女眷进屋,几人围坐在火坑旁边,那店小二拿条火钳子在芦荟上拨了两下,露出里头的炭来,一下子便烘的屋中温暖。

不一会儿茶水也上来了,王文龙又叫了几盘云片糕之类的点心,大家正吃茶的时候,又听见外头又有个人用莆田话要茶,接着王文龙回头就看一个四十几岁的书生走进屋来。

那书生似乎也是想取暖,但看看王文龙这边一群人说说笑笑,他又不认得,不好过来。

王文龙见他局促,主动邀请说道:“这位先生若不嫌弃便一同来向火罢。”

到了前世的清代,最严重的时候福建地方连五岁小孩都抽烟了。

王文龙点头笑道:“幸会幸会,园客先生。”

《露书》的体例很特别,专门写莆田仙游两地的各种资料,但又不是地方志,而是从姚旅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出发,却又与散漫的传记体或者是日记体文学不同,兼具历史价值和可读性,大体上和后来的《陶庵梦忆》这类作品有些像,是本地人写当地事类型书目的鼻祖,而且其中许多详细记载在后世经常被当作研究民俗的史料使用。

书生走到火坑边先对着众人中年纪最长的陈

姚旅态度一下转为殷切,握着王文龙的手便道:“建阳先生,我早想与你相见了。”

姚旅又和沈宜修与李国仙见过,众人坐在一起烤火,姚旅是有些烟瘾的,但是女眷在场他却不好抽烟,只能一口一口的喝热茶。

那书生这才过来,沈宜修和李国仙都往一旁闪了闪,不好和男子挨着坐。

“在下王文龙,字建阳。”王文龙刚报名字姚旅就脸露惊讶:“莫不是福州的王建阳,今年新任了国子助教的?”

烟草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烟草伤肺,“烧久即肺枯焦,损寿元”,甚至不是亲近朋友之间都不好让对方吸到二手烟,等到烟草逐渐流行开来,对于烟草的评价也会渐渐从“久而枯焦”变成了“可以疗百疾”。

姚旅这名字王文龙也是听过的,姚旅出生莆田大家,少负才名,可惜屡试不

姚旅点头说:“《商报》给我发来请帖,我也想去厦门城看看移民情况,这群海主如今的日子可是不好过了,四处着急求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