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天灾序曲(1 / 2)

末日。

爆发的很阴险!

如今还是夏天,气温虽然已经升高到了40度,往年也不是没有这么热过,绝大多数的人就根本意识不到出了问题。

高温持续。

学校停课,公司居家办公。

一个月后。

大家都意识到很长时间没降雨了。

于是乎,国家开始组织人工降雨。

大笔资金投入,虽然有了降雨,但天气却越来越热。

半个月后,气温飙升到50度。

最主要的是,高温让用电负荷陡增,各个地区都开始了限电限水。

……

江边。

一小区内。

张伟这个身份的父亲搞定了这个重要任务,在给小区安装了层层护栏后,至少这个小区就成了他的地盘。

小区内,张伟的1个金丹战力手下管理着3个筑基战力手下,以及12个炼气期战力手下。

其余还有120个普通人青壮作为保安,在张伟这个身份父亲的带领下负责看家护院,以及充当劳动力。

这120个青壮每人都装备了一把M1911手枪,还拧上了消音器。

除此之外,小区里还住着一些年轻漂亮的女孩。

地震来临前,张伟就住这了。

……

高温,60度。

白天已经没人出的来了,就算是夜间,气温也有近40度。

干热干热的!

网络上怨声载道。

夜间,人们出来活动,保安发现有人在小区栅栏外面晃荡。

好在如今秩序尚存,而且小区的栅栏足够高,足够结实。

小区外的人们晃荡了一会,见有保安小队手持探照灯巡逻,而且腰间还别着斧头,就识趣的离去。

其实吧,秩序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首先,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已经可以自由发挥了。之前那些不当言论还会被删帖封号,如今就呵呵了。

其次,在张伟的神识笼罩下,他已经有段时间没听到警车的声音了。

还有,这几天,救护车的声音也没了。

最主要的是……

如今除了大超市还在限购出售物资,其他地方已经买不到物资。

思索了一下,张伟就让隔壁几个小区的“秦少”、“林少”派人出来活动活动。

嗯。

没错!

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如今都是张伟的手下。

末日了嘛!

嘿嘿。

小区地下停车场开出一辆辆货车,以及一辆辆SUV,这些被张伟改造过的地下停车场甚至能开进去集装箱货车。

相比于外面那些混混式的掠夺者,秦少和林少的人都装备着枪支。

标配的手枪是M1911,还拧上了消音器。每个掠夺者小队还装备了一支ASVaL突击步枪,这枪开枪时的动静特别小,就比较适合这种秩序将要崩溃的时候。

车队只是出去溜达了一圈就满载而归,原本应该维持秩序的那些……

嗯,那些人并没有出现。

张伟之前去了趟燕城,他并没有控制什么人,就只是在几个人睡觉的时候让其做了个梦。

高温。

严寒。

地震。

海啸。

酸雨。

饥荒。

瘟疫。

一开始那几个老家伙就只是藏着掖着,没过两天,简单试探过后……

人性,在生存面前不值一提。

十八级大地震是个什么情况?

电影《2012》里描绘的场面就只是个小意思,届时……

天灾,为什么是高温、严寒、地震这个顺序?

高温是天灾的前提!

持续的高温会使冰川融化,然而这些融化的海水并不会使海平面升高,这些海水会通过马里亚纳海沟流入岩浆层。

真的,马里亚纳海沟平日里每年就要吞噬30亿吨海水。

这些海水因为量级相对不大,进入岩浆层并不会引发恶劣影响。

这次,海水注入的量级太大了!

在海水流入岩浆层这个过程中,气候因温度的改变就会变得极端。

当岩浆层流入一定量的海水……

在压强的作用下,地震就只是顺理成章的事。

地震中包括火山喷发,所以说海啸过后就是酸雨。

面对酸雨,钢铁都会被腐蚀成残渣。

至于说瘟疫?

经历了那么多,瘟疫还叫个事?

因为天灾的成因很科学,所以说燕城那边的大人物就只能早做准备了。

好就好在,高温、严寒,这两个天灾并非无解,留给燕城那个大人物的时间还有一些。他们就只需要应对好十八级大地震这一关,之后的海啸、酸雨、饥荒、瘟疫都是可以咬牙克服的。

殷市这边,张伟控制的这几个小区就还不错。

首先,他弄了一批静音发电机。

这种静音发电机运行时的动静才不到10分贝,几乎就听不到噪音,这几个小区的供电就一点压力都没有。

配合经过改造的中央空调。

这几个小区的室内温度很凉爽,再加上不缺物资,至少在地震到来前,生活品质会保持在舒适这个级别。

另外,张伟之所以要占据江边小区,也是为了就近获取水资源。

这几个小区的地下空间经过改造,每天可以过滤、储备大量饮用水。

哦,对了。

张伟收起了绝大多数的饮用水,秦少、林少他们的嫡系队伍饮水需求能得到满足,其他的俘虏就没那个待遇了。

地震爆发前,他要收集到足够多的饮用水。

酸雨爆发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张伟就只能依靠储备的饮用水生存。

如果是在有灵力的环境下还好说,在如今这么个灵力绝迹的环境下,哪怕他有了魔导师巅峰的修为,也需要依赖饮用水以及食物,来维持体能。

对了。

此界无法突破到传奇法师的层次!

因为无法突破到传奇法师,张伟就将血魂晶用在手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