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只是夫子 > 第111章 轰动朝野

第111章 轰动朝野(1 / 2)

赵琦缘也是在看完黄参的这首诗之后,长长给出了一口气。

他看了一眼下方那热闹异常的氛围,有些头疼地用手揉了揉眉心,他的目光朝着左边拿着浮尘的御前太监瞟了一眼。

这太监心领神会的,用那奸细的声音大喊一声:“肃……静……”

这御前太监的这一声,足足喊了十几秒,但是无论他的声音拖得再怎么长,距离较近的几个大臣算是听到闭嘴了,但是远处的那些文官武将们一个个还在激烈地讨论着。

御前太监又是拖着长音喊了一声,没用。

又喊了一声,还是没用。

直到左丞相和右丞相两人出列,帮着御前太监压住阵脚,整个金栾殿这才渐渐安静了下来。

赵琦缘端坐在龙椅上,他俯视着下方的文臣武将组作用十秒钟的时间,目光这才重新移到了黄参的身上。

他开口说道。

“我大秦能够出现如此多子,是我大秦之幸。此人在诗会上就借着三首诗扬我大秦诗词之道,又在明月侯府的时候送给了明月侯之女几首佳作,现在更是写下了这么一首凤求凰。我大秦有如此才子,是何等的幸事啊……”

赵琦缘说到这里,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忽然笑了笑,目光又在下方的众多文臣武将前扫过,继续说道。

“对了,在宁王叛乱时,那一首“我花开后百花杀”也是这位才子所写,朕也了解过,这位才子无意之间卷入到了我大秦与宁王之间的争锋,为保我大秦江山设计,凭借着巧记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才使得我大秦转危为安,甚至连宁王都是此人抓回来的,此人不仅有着才学,也是我大秦的国之栋梁!”

赵琦缘的这一句话又把下方的文臣武将们说沉默了,尤其是站在最前方的几个人,每个人的心中各怀心思。

知道在诗会时,那三首诗出自孟海之手的人可没几个,左丞相算一个,明月候算一个,于文墨也算一个,包括廖言……

但是这些人都非常有默契的,没有挑明这件事,更没有大肆地宣扬传播。

他们都知道,这件事皇帝是知道的,皇帝竟然没有先宣扬这件事,那其中必定有着皇帝的心思,所以他们这些做大臣的,为了不触皇帝的眉头,一个个也选择了保持沉默。

但是现在皇帝居然说出了这件事,这就表明,皇帝心中已经有了盘算。

之前没有指明这件事,但是现在却指明了这件事,原因何在?

这就是在场有一部分大臣心中所想的。

皇帝之前并没有点明这件事的缘由是什么,现在又将这件事给指出来,所在的这个契机又是什么。

左丞相的眼珠子乱转,他的目光不经意飘向了旁边的右丞相,却发现右丞相杜鹏也在看着他,两个人的眼神在交会了短短三秒钟之后就各自分开了。

这两个各怀鬼胎的丞相都在揣测着皇帝忽然提及这件事的用意,当然,相较于右丞相,左丞相毕竟还是知道点其中的内幕的。

越国公这个时候跨了出来,他先朝着皇帝行了一礼,这才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要说起此人,还和老臣的儿子有着关系。当初老臣之子侯顺被宁王和周国的那些人抓了去,在危难关头也是此人出注意这才让我儿子被救了下来,后来在清河村的时候,也是此人透露了清河村的地形图,有了地图相助,这才能以更少的牺牲来换取胜利,听说此人还被宁王种下了“七日绝温丹”,所幸此人的福大命大,只是痛苦了几日便痊愈了!”

越国公侯睦虽然是个国公,但是也是有官职加身的国公,人家毕竟还是个宣威将军,还有禁军千夫长的官职。

明月侯薛卫健也是如此,人家虽然是个侯爷,但是身上好歹也有一个汉永校尉的武将官职。

在越国公这句话说完之后,站在前排的廖言也是出列说道。

“臣也有话说,在捉拿林兵司汪竹的时候,也是此人出谋划策,借助诗会以身犯险,这才顺利地捉拿汪竹。在这之前,还有汪竹派人在街上截杀此人,可以说,此人在宁王叛乱这一次多次负伤,可谓是为保大秦江山社稷不惜赴死,我大秦有如此男儿,必定能够千秋万代!”

廖言那可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在他说完这一番话之后,由左丞相与右丞相带头,大声喊了一句:“我秦有如此,男儿必定千秋万代。”

后面的那些文官武将,我们见到前面的人带头了,也都附和着大喊一句:“我秦有如此,男儿必定千秋万代!”

这些人喊是喊,是心中还是有些糊涂。

就有一个不太明白其中缘由的文官出列喊道:“陛下,此人姓字名谁啊?”

这人算是问到了关键点上,虽然之前的皇帝多次透露一些关键的信息,但是并没有最终确认他说的这个人。

赵琦缘木瓜瞧了一眼那位官员,一字一句地说道:“言伯,瀚海学堂,孟海!”

当赵琦缘说到“言伯”的时候在场的众多官吏还都是愣了一下,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当他们听到最后面的名字时,一个个双眼顿时一亮。

这个时候,站在前方的兵部尚书唐天和也出列说起了关于宁王叛乱的一些细节,着重讲述了孟海所参与的一些细节,他虽然是对着皇帝所说的,但是目的是让身后的那些文官武将们了解其中的细节。

之后出列的是参与了宁王叛乱征讨清河村的烈阳将军雷安伯王奇远。

他是亲自带着烈阳军参加了清河村的那次剿匪,所以他说出来的更有说服力。

他快速地将这一次战役说了出来,尤其说明了在烈阳军有了清河村内部的地图之后,那更加如虎添翼,在清河村与宁王的人战斗,那就像是回自己家一样,宁王所拥有的地位优势,在清河村眼前不堪一击。

虽然在其中也遇到过几次陷阱,但是这些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最后,更是将宁王一行人彻底的剿灭,虽然最后没有抓住宁王,但是抓住了林兵司天汉将军与天霄将军。

之后还是由廖言出列。

他说的是关于大秦消费券,包括在宁王叛乱,这是一些店铺减满优惠的事情,这些也都是孟海出的主意。

所以在这短短几个大臣的三言两语之间,孟海在宁王叛乱这次起到的重要,就凸显了出来。

在场的这些大臣也是为了迎合皇帝,顺着皇帝所要表达的意思,一端地夸赞孟海。

直到在场的大臣都了解到了孟海在宁王叛乱之时所做的事,之后又有明月侯薛卫健出列,他着重说的就是诗词之事。

孟海在他府中送给她女儿的那几首诗,这位侯爷虽然没有将诗词的内容全部读出来,但是却将每首诗的题目都说了出来。

在明月候归列之后,廖言又站了出来,将孟海给太子赵宣写的那些作业给抖了出来,将作业上的答题内容朗读于整个金栾殿当中,让在场的每一个管理者能够听到每一张答卷当中的所有内容。

尤其是在社会之时,孟海给赵宣回答的那三首诗,尤其最后一首春江花月夜。

廖言带着激昂的语气,将其读了出来,就是让一些醉心于诗词的大臣们一阵的陶醉。

廖言和赵琦缘似乎早就已经商量好了这件事,所以今日的廖言那是彻彻底底的为了配合皇帝,差点喊哑了嗓子。

等到这些大臣,你一言我一句全部说完之后,整个金銮殿又陷入了一片热议,在场的无论文臣武将的面目表情,那都是非常精彩的。

直到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到已经腿都站酸了,到黄参身上,他才继续开口说道。

“黄爱卿,你可知道孟海这首诗是写给谁的?朕倒是非常感兴趣,到底是何等女子能够如此吸引我?大秦文武双全的才子。”

没错。

一帮大臣吹捧孟海在宁王叛乱之中的英勇,一帮大臣吹捧孟海在诗词包括给赵宣写作业里面作答的那些策略,孟海已经上升到了文武双全的程度。

还有孟海言伯的身份,在场的这些大臣一听就知道,这只是一个伪伯爵,所以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虽说没有太放在心上,但是这些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也足能凸显出孟海不凡。

所以这些大臣对于皇帝刚刚的问题也是极为感兴趣的,孟海那一首“凤求凰”,到底是写给谁的,谁家姑娘这么幸运啊?

黄参听到这话,愣了愣。

他有些纠结地四下张望,却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好奇地望着他。

他的目光又不自觉地望向了旁边的左丞相萧生,却发现这小老头正在低着头,皱眉沉思着什么,小眼睛乱转,明显是不怀好意的。

他最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只好如实说道。

“回禀陛下,孟才子具体是写给谁的微臣不知道。但是孟才子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由左丞相的孙女代为书写,在这之前,两人似乎还认识,表现得尤为亲昵……”

黄参这句话还没说完,萧生便下意识地开口说道:“你在胡说什么呢?”

黄参听到这话,赶紧闭嘴,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坐在上方的赵琦缘似乎刚刚想到了什么,若有若无的声音传出。

“哦,对了左丞相,朕好像记得孟海去过你的府中,而且孟海两日不在京中,是被你的六子带去了太平卫吧?”

赵琦缘这句话音落下,萧生额头上瞬间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汗滴,这小老头的眼珠子不断的转动着,他一边出列,一边向前跨出一步,脑海当中思索着该怎么样回答这个问题。

萧生向前行了一礼之后,这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