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只是夫子 > 第122章 海宣听书(2)

第122章 海宣听书(2)(1 / 2)

u000e6新的一天,新的气象。

今早的京城,一如既往地热闹。

在热闹最中心的东城和西城两个区域,同时,涌现出了大批的传单。

与其说是传单,不如说是分发的广告。

发广告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太平卫的卫人。

他们手中拿着一摞筐的广告,分发给来往的京城百姓。

广告是一种a4纸大小的白色宣纸,这是经过裁剪过的a4纸。

在宣纸的正中央画着海宣听书的正门轮廓,尤其是牌匾上最上方的“海宣听书”四个字样样最为显眼。

在这张传单的正上方写着一句话:开业大吉,欢迎新老顾客进店光临。

左边写着一句话,开业酬宾,即日起,为期三天免费听书。

右边写着一句话,欢迎光临,带你走进不一样的武林。

在整张宣传单的最下方,还附着时间,今日酉时四刻开始。

也就是六点整开始。

在整张宣传广告的正下方,还写着具体的地点,甚至还说明了如果在海宣公益捐款过的百姓不仅可以免费进入,还能够获得一样免费的糕点,茶水更是免费。

除此之外,整张宣传单的左下角还贴着一张小圆卡片,卡片上印着一个印章,印章上有两个字“海宣”。

四四方方的两个字印在圆形的卡片上,在卡片的左下角,还有一行小字。

凭此卡片进入海宣公益,全场花费打九折,并且送上精美礼品一份。

如此稀奇古怪的传单,瞬间在西城和东城两个人流最密集的地方爆发开来。

北城自然也有人发传单,所以满大街都能看见被踩碎了的传单纸张。

每当这个时候,就会多出来几个卫人清理地上的垃圾。

所以传单数量虽然多,但是并没有对大秦京城的卫生造成多大的损害,毕竟这个年代的卫生状况本就不怎么样,路上随处可见装食物的油布都比传单的数量多。

同一时间,海宣公益店铺前也挂出了两个大牌子,第一个大牌子上写着昨天一天下来捐款的人数以及姓名,包括所捐赠的银两。

写在这第一张大牌子上的都是朝廷当中的达官显贵,还有捐钱的富商们,这些人所捐赠的银两都是一百两往上。

在这一张大牌子上面,姐在第一个的赫然是天理商行陈理,捐款一万一千两。

这捐款排在第二的是一个镖局,钱亨镖局,共捐款一万两。

钱亨镖局在大庆也是一家极为有名的镖局,里面的镖师绝大多数都是武林出身,甚至还和朝廷合作过几次,一起剿灭过山匪,甚至还帮助朝廷押送过几批货物,前往各大郡县。

当时大秦有一俊闹了水患,大水冲毁了许多房屋田地,朝廷派官兵运送了大量的食物钱财,前去赈灾,结果正好遇到了一个山寨,像这样的山,在这大清开国以来十年,半年就会冒出来那么一个,绝大多数都是小打小闹的。

但是那一次闹得有些大,恰巧就遇到了,刚好押送货物到过此地的乾亨镖局镖师。

镖局的货物也被山寨里的人劫了,于是,朝廷和钱亨镖局的镖师联手,直接灭了那个寨子。

当时的乾坤镖局里面有一位武功极为不错的镖师,由他带头直接杀戮到了山寨当中,据传说,那一场厮杀极为凶险,当时在山寨里面还有不少的陷阱,但是都被那位镖师轻松化解。

也就是从那件事之后,钱亨镖局名声大噪,也就有越来越多运送长途货物的商对找乾亨镖局的人帮忙押送货物,这些年下来只失败过寥寥几十次。

几百次当中,只失手了几十次,这已经是非常高的成功率了。

没想到这一次,钱亨镖局直接捐款了一万两,实在是大手笔啊!

排名第三位的,也是一个商人,孟海没有听说过,但是却把他的名字刻在了中木板的第三位。

再往后就是朝天当中的官员,还有一些富商。

这一张大木板上只有几十个人,每一个人的字,包括他们所从事的行业都写得非常清楚,尤其是写得非常大。

他们也是挂在海宣公益店铺最前方的一张大木板。

还有一张大木板,这张大木板更大。

这张木板上写的人数可就多了,全部都是大秦京城当中的寻常百姓,上面只有他们的姓名,包括是哪里人士,并没有写明他们捐了多少钱,也没有其他的信息。

孟海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这些人的隐私,更是为了减少这些寻常百姓之间的攀比心理,毕竟大秦的寻常百姓还是生活不易的。

而那些官员就不同了,一看自己比同僚捐得少,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合适,他们就会再多捐一些,希望盖过自己的那些同僚。

毕竟这样也算是人前显胜了。

关于传单,还有这两大张木板都是他大清早起来赶紧命人准备的。

相比于海宣公益前的募捐,海宣听书钱更加热闹。

在海宣听书前方,不知什么时候挂了一块巨大的木板。

在这木板上,用红色的油漆写着几个大字。

“距离开业还有四个时辰!”

这似乎是在提醒着来往的众人,记得时间。

来往的行人都极为诧异地瞧着这一块巨大的木板,有些人手中拿着传单,找到了地方之后,有些诧异地看着海宣听书的大门口。

因为大门口显得非常冷清,除了一张桌子,还有一个工作人员正在为两个前来询问的百姓解答疑惑以外,整个大门口并没有寻常店铺,开业时的敲敲打打,政治连一点热闹的迹象都没有看到。

这不禁让来往的百姓感觉到一阵的疑惑。

不过木板上已经写上了,距离开业还有四个时辰的时间,也就是八个小时,也不着急。

许多百姓一边这样想着,就一边回去继续处理这手头上的事情了。

等到他们再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木板上的内容已经改成了:距离开业还有三个时辰。

下一次他们再过来,就改成了:距离开业还有两个时辰。

接着:距离开业还有一个时辰!

这个如同倒计时一般的木板,瞬间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直到木板上的内容改成了:距离开业还有半个时辰。

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围了过来。

也就在此时,远处有一辆辆运输货物的马车相继停在了海宣听书前。

将近数十辆装载着货物的马车停靠在海宣听书外,数十道人影攒动之间,各种各样的灯笼,各种各样的小玩物,成箱的茶壶酒碗,全部都被抬入了海宣听书当中。

海宣听书面前的大门打开了一半,从里面涌现出了十几人,将马车上的东西搬运了进去,直到马车上的东西全部被人卸完,木板上的倒计时再次转换。

距离开业还有两刻钟!

天边昏黄的夕阳,照亮着大地。

现在这个时间点在大秦已经算是下班时间了,等到太阳彻底落下,再过不了多久就要睡觉了。

但是今天的西城却显得格外热闹。

一辆辆大马车穿梭在原本就略显拥挤的西城街道上,还有许多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围在海宣听书之前,这就是原本就拥挤不断的街道,这下子更加拥挤了。

这个时代毕竟还是有着极为森严的等级制度的。

所以当一辆辆马车以及一个个官员亮出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不少的百姓只得退居人后。

这些原本挤在最前方的百姓,不断地向后退,直到都快要退出这条街了,酉时恰巧也在此时到来。

天边的太阳似乎是为了应对这一幕,在海宣听书大门打开正式迎客的那一瞬间,天边的那最后一抹夕阳彻底地沉入云层,消失不见。

一缕缕火光出现在海宣听书这偌大的店铺之中,从里面涌现出了数十个店小二,海宣听书毕竟也算是一个店铺。

再几个店小二的迎接之下,站在最前方的众多官员子弟的陆续地进入到了大门当中。

萧承湘和萧博才这两人也来了。

这两人也都是闲不住的主,这边有热闹可以瞧,尤其还是孟海这边的热闹,这两人肯定得要过来凑一凑。

这两人站在最前方,这两人的身份毕竟是左丞相的儿子和孙女,在场身份能大过他们俩的可没有人。

在这里还得提一下,这次前来的绝大多数都是达官贵族家的子弟,也就是儿子,孙子之类的,在朝堂当中的官员来的很少,就算来了,也是像里部员外郎这样从五品的官员。

甚至连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来得少,也就是七八品左右的小官才来凑这热闹。

来的最多的还是像萧伯才,侯顺这样达官贵族家的子弟。

他们自然是排在最前方的,那大门打开的那一瞬间,这一群人就涌入到了海宣听书当中。

“各位大人注意,脚底下的路,路面湿滑,还请各位大人当心!”

在前来的众多官员府上们陆陆续续地踏入走廊时,在这条廊道左右,两边站着的伙计出身提醒了。

由于这是第一次开放海宣听书,所以还有几位伙计在前方引路,他的手中拿着一面小红旗,将这些官员富商们引向了主会场。

主会场很大,这能容纳大几百人的主会场,却只摆放了一百张桌子。

每张桌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桌子或圆或方,甚至还有月牙形的。

月牙形的桌子最多容纳两个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桌子,大多数都是四人标配,也有六人和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