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我只是夫子 > 第218章 再次遇刺

第218章 再次遇刺(1 / 2)

此时的紫气房中,聚集着的都是当今大秦的军方高层。

大秦军方的第一号人物,兵部尚书唐天和,那也是跟随着武宗皇帝上过战场的,靠着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尚书之位,要论带兵打仗,唐天和在整个大秦的名将榜上能排前五。

名将可不仅仅只是靠着一腔热血以及无人匹敌的武力,作为一个名将,那是要有勇有谋,知进退,衡量得失,从而制定出最合乎线下战局的战略。

唐天和就是这样一个人。

接着是镇国大将军吴去虏。

整个大秦的将军很多,但是大将军只有一个,吴去虏。

这也是跟随过武宗皇帝征战沙场的名将,甚至在好几次战役当中,都是他带兵解救被困于乱兵之中的武宗皇帝,

这位大将军战功赫赫不说,为人还极为谦虚低调。

如果要说谁是真正的军方第一人,那也就只有这镇国大将军吴去虏。

接着是忠国公胡烈,虽说胡烈此人性子很浑,但是带兵作战却很有一套。

尤其此人最为擅长带领进攻战,尤其擅长以少胜多的战役,当年跟随武宗皇帝征战四方的时候,也是战功赫赫。

如果不是胡烈的性格太混,给他分个王都不是问题,那个时候的胡烈可能就要被人称为“忠王”,但是因为性子太混,屡次犯错还屡教不改,所以只是分了个国公。

但是胡烈在军中的威望那也是极为了得的,别的不说,胡烈现在一声令下就能凑出上千人的军队。

而这位莽夫一旦有了上千人的军队,敢直接攻打周国一个郡县,甭管他能不能打下,先带兵攻,打了再说。

除了这三位,在军中有着极高威望的人以外,还有左丞相与右丞相。

这两位丞相出生于武宗年代,尤其在官场跌爬滚打了数年,如果单论排兵布阵这两人或许只懂个皮毛,但是如果在背后阴恻恻一下来个阴谋诡计辅助战场,恐怕会让周国将士背后发凉。

孟海目光在紫气房中扫了一圈,最后定格在赵琦缘身上。

孟海连忙躬身道:“拜见陛下,拜见两位丞相,拜见各位大人!”

赵琦缘笑着,双手做了个虚脱的手势。

孟海顺势直起身来。

赵琦缘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椅子。

那是一张看上去平平无奇的黑色木椅。

应该是皇帝知道他要过来,所以提前让人准备的。

孟海想了想,乖乖地坐在木椅之上。

孟海目光疑惑地看过周围的几人,就在他准备说话的时候,胡烈哈哈一笑。

“听说你小子已经筹集了将近六百万两的军费,这真是羡慕死老夫了,整整六百万两的军费,放在以前,这是不敢想象的数字!”

孟海谦虚的说道:“国公大人客气了,这些都是晚辈为整个大秦应该做的。”

孟海这话原本就显得很谦虚,寻常人听来也不会说些什么,至少不会引来敌意,但是胡烈则不然。

胡烈冷哼一声:“你们这些酸腐文人就知道假谦虚,这功劳是你的,就是你的,还什么为大秦应该做的。其他人怎么不像你那样能有直接筹集六百多万两军费的本事,以后你在那里假客气信不信我一巴掌抽你?还有以后不要叫我国公大人,如果不嫌弃的话,你叫我一声胡爷爷就行了。”

胡爷爷?

孟海嘴角抽搐了一下,但还是客气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胡爷爷!”

果然在他这句话说出口,胡烈那边的脸色瞬间变得好看了许多,甚至露出了爽朗的哈哈大笑。

赵琦缘嘴角也是勾起笑容:“不得不说,不争,你还真有本事。一个下午,外加半个早晨,户部那边就已经收到了,你募捐的六百多万两军费。而且据说半个时辰以前,你那里募集到的银子已经超过万两。原本国库只能拿出五百多万两用于军费,这下好了,我们大秦可谓是军费充足。”

孟海赶紧客气道。

“这还多亏陛下解除了我那边诸多限制对我授权,比如说请来督察院和御史台的人,让他们监督户部郎中查验钱粮。”

“又比如让户部给我们开放特权,所募捐的军费前两位在户部外公示,并且每日派户部的官吏核查不下十遍账本。”

“又让一些官员散布流言,引起朝堂与民间共同敌视周国的这么一个局面,尤其用激将之法让那些有钱的纨绔公子哥当冤大头,给他们各种名义上的奖赏,从而引起他们的虚荣之心,从而让那些纨绔公子哥的圈子里开始以捐款为攀比的第一标准。”

“再比如在官报上,联合我海宣书铺的书本上共同报道周国的罪行,还有各种安抚百姓的优惠……”

孟海一说就是说了五分钟的时间。

昨天在文鼎阁与皇帝商量募捐一事的时候,他就让皇帝给他开了各种特权,尤其是这广告权。

只不过广告权的影响力还没有体现出来,其他琐碎的授权所带来的收益已经见效了。

赵琦缘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正色道:“募捐的事情就交给不争你了,尽量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凑足军费,朝廷已经派人去其他郡县购买粮草,武器辎重。这次找不争前来,是为了商量对敌之策!”

孟海愣了一下,就见皇帝继续说道。

“昨日你与朕说的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策略,朕已经给在场的诸位讲过了。你随我来!”

赵琦缘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绕过了身后的屏风,来到了紫气坊后面的一个小房间。

小房间里有一张巨大的地图,这也是一份秦国地图,在东南西北四个角海向外延伸,显示出了周国和其他国家的大半城市面貌。

孟海看了看这份地图,上面所标注的内容要比市面上的地图详细许多,甚至就连最为细小的村落,在这份地图上也能够瞧见。

“既然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的策略是你提出的,虽然有些不太完善,但是我们觉得应该把你叫来同你共同计划后面的用兵部署!”

说这话的是镇国大将军吴去虏,他说话的时候脸上挂着极为温和的笑容,就像是一位长辈在与自己的子孙商量着极为普通的一件事

孟海点了点头,回了一声:“是!”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孟海就与在场的这几位朝廷当中的重臣,探讨着对周国用兵的策略。

孟海听了三位老将军的一条条计策,忽然觉得昨日给皇帝献的策略有些太过于儿戏,里面简直是漏洞百出。

只不过它的大框架已经是给了。

通过这一个时辰的商讨,仍然是让明月侯在不让人察觉的情况之下,带出一支人马从西方悄悄潜入北边。

而在此过程当中,西边和北边也会派人悄悄地向外运送一些武器辎重,在秦国与周国的边处,有一处极为混乱的地带,里面既有周国人,也有秦国人。这是当年武宗皇帝带兵攻打,但是打了一半就跑的。

秦国人说,这块地属于秦国,周国人说,这片区域属于周国。

两方人马争执不过,于是都派重军驻守于此。

赵琦缘的意思那就是将粮草和武器辎重先偷偷地运送到这片混乱地带,与此同时,从东边也分离出几支军队,暗中前往北边,与明月侯的军队会师。

孟海在这过程当中,充当的就是个哑巴的角色,因为他那些浅薄的知识在这些征战沙场的真正将帅面前,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商讨结束之后,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赵琦缘嘱咐孟海,明天同一时间继续来皇宫商量策略。

孟海也不敢拒绝。

他坐着马车返回瀚海学堂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

疲惫了一天,经过简单的书写之后,蹦到床上就不想起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结束了早课,孟海去了一趟海宣公益处理募捐的事情,下午又急匆匆地跑进皇宫,与皇帝探讨用兵策略。

因为有通城令牌的缘故,整个皇宫他可以随便跑。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孟海基本维持着上午教学,中午处理募捐,晚上与皇帝商讨用兵策略的固定模式生活着。

直到三天之后,募捐结束。

募捐的数额更是已经高达九百多万两白银,在其中,天理商行占一大半。

孟海将募捐来的白银全部交于户部。

之后的几天时间孟海也就轻松了。

少了处理募捐这件事,孟海就有时间睡个午觉。

早晨上课下午与皇帝商量用兵事宜。

这舒服的日子又过了三天。

三天之后的傍晚。

孟海与三位将军两位丞相再加一个皇帝,已经彻底地敲定了用兵策略,其实这个用兵策略早就已经敲定了,只不过这几天的时间一直在完善。

现在算是已经彻底地敲定了这件事的全部流程。

孟海正打算起身离开,却被皇帝叫住了。

赵琦缘乐呵呵地说道:“你准备一下,明日午时,周国的使臣就能进入京城。”

孟海听到这里,身躯一抖。

“我必须去吗?”

即使他心中已经知道的答案,暂时在此时仍然弱弱地问了一句。

皇帝肯定地点了点头。

孟海长叹一口气。

离开了皇宫,坐上了马车。

外面的天已经黑了下来,现在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路上的行人少得可怜。

孟海坐在马车上就开始思索着明日面见周国使者的一些流程细节,这些东西他倒是听李波郎中贺显提过几句,但是具体该怎么做他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