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这话将詹同最后一点心气彻底击的粉碎。
即便他始终怀疑宋濂推荐李琪三人乃是出于提携自己后辈的私心。
可问题是。
宋濂所言,还真将他驳的无话可说。
不错!有朱标的重视,有天子的圣恩。
那些就任新设官职的士子的确能得保全。
可私下里,也肯定有人暗中使坏。
想要震慑朝臣,想要确保新科士子平稳于任上效命,仅有朱标这位天子的信重还当真不够。
常言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朱标这位天子的圣恩只能保证宵小明面上对那些就任新职的学子客客气气,却不能保证那些个宵小暗中使绊子。
而有李善长、刘伯温、宋濂、高启,包括他詹同作为后盾。
那些宵小官员便绝对不敢在背地里对就任新职的学子起什么歪心思。
这也就是为什么先前历朝历代,哪怕某一位官员深受皇帝器重,可于朝中依旧要党附重臣的原因。
以朝臣官员的视角来说,便是伴君如伴虎,担心圣恩不在,落一个凄惨收场。
“如此....如此.....”
“如此我詹同便是借此次任命新设官职的官员,讨好同僚了!”
见詹同竟还有此顾虑,宋濂、高启对视一眼,直接笑出了声。
“此事你虽有徇私之嫌,可我等几人却是真真切切枉顾名节,提携自己后辈。”
“算下来,我等几人皆要被朝中同僚唾骂好一阵子!”
“废话不需说了。”
詹同横了宋濂一眼,立时没好气道:“李琪三人的名字,我会写在新设官职的官员名单之中。”
“还请转告韩国公,你们两位也莫要忘了此间约定。”
“务必护佑就任新职的士子仕途坦荡!”
“自然。”
就在詹同起身准备离开之时,从一开始便静默无言的铁铉猛地出声道。
“诸位大人所言,恕下官实难苟同!”
“嗯?”
一时间,三人目光齐齐看向位置上的铁铉。
也是接触到三人目光,铁铉缓缓站起身子,正色说道:“说什么护佑就任新科继位的士子,此举难道不是阴结同党?”
“那些士子就任新职,自是承陛下圣恩。”
“若他们不能恪尽职守,被其他官员寻到错处。那也是他们难以胜任,无论是谁都没有死保其仕途的道理!”
“是。”宋濂闻声赶忙点头道:“铁中丞所言甚是,我等方才所言不过是护住那些新科及第的士子,免得朝臣眼红他们担任新职,私下构陷。”
“宋学士这话就更有不妥了!”
铁铉丝毫不让,直言说道:“倘若那些士子本无过错,即便朝中官员眼红,又如何能构陷的了?”
“嗯.....”
听到这话,宋濂不由看向一旁的高启。
他自是觉得铁铉这话说的幼稚无比。
即便是一块精铁,但凡丢到官场上淬炼一番,最终也抵不过绕指柔的恶意。
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的例子不是没有。
甚至就在五年前,时任右相的汪广洋便是因与胡惟庸政见不合,被胡惟庸以私下乱行,有违官体的理由上书弹劾。
而当时老朱虽知胡惟庸弹劾乃是出于党争,可还是将汪广洋贬至广州等人,如此才导致汪广洋病死在途。
因此!
听到此时铁铉说什么就任新职的士子自身勤勉,便能稳住新职。
这在宋濂、高启二人听来,不仅幼稚,甚至有些可笑!
可也在他们二人压根不打算对铁铉所言作半分解释之时,却听站在门口的詹同猛地出声道:“铁中丞所言甚是!”
“这些士子虽毫无根基,可既得陛下圣恩垂青,就任新职。”
“那便应恪尽职守,勤勉自省,不不辱使命。”
“倘若被人无故诬陷便难以担任新职,那也是他们自身德行不够,难当圣恩!”
“詹尚书!”宋濂闻言猛地起身,立时看向詹同说道:“铁铉入仕日短,他不知道难道你还不知?”
“太上皇临朝之时,汪相公不是......”
“宋学士也说了!”詹同表情严肃,立时打断道:“汪广洋一事,仅在太上皇临朝之时。”
“这....”
这话算是将还准备继续说下去的宋濂彻底堵死。
汪广洋一事,发生在老朱当政之时。
对于汪广洋他不能表现的太过惋惜,毕竟如此便是非议太上皇决策。
而且他还不能说汪广洋之事甚至会出现在当今朝堂。
毕竟如今的皇帝乃是朱标,说出这话自是有诋毁圣上之嫌。
此刻宋濂面色涨红,虽斟酌许久不知该如何开口。
可到底他还是想说汪广洋之事,并非老朱不贤。实在是无故构陷,死于党政的朝臣历来都不在少数。
纵然朱标再怎么贤明,可也不可能尽查微末。
也就在宋濂面色涨红,似有诸多想说可都没法开口之时。
只见詹同嘴角微微上扬,旋即笑容狡黠用略带些许玩味的语气,淡淡说道:“我自相信宋学士、高夫子,还有韩国公、诚意伯关照后进士子的爱才之心。”
“纵然此番三位大人家中长子不能担任新职,想来三位对就任新职的一众士子也是关怀备至。”
“有陛下圣恩,有诸位大人的关照。”
“即便朝中果有奸佞,眼红就任新职的士子,可他们也终不敢肆意妄为,更不能果真构陷忠良。”
“啧~”
宋濂不由轻呼一声,詹同这是将他给架在火上烤了。
倘若今后他与李善长等人不照顾那些士子,那便是他宋濂因自家子嗣未能就任新职,心中不悦。
别的不说,心胸狭隘的评价算是坐实了。
而且听詹同这话的意思,纵然李琪、高廉还有他儿子宋慎此次不能就任新职。
那他们几人甚至包括刘伯温在内,对就任新职士子的关照也一点都不能少。
就在宋濂心头不悦,感觉自己被詹同摆了一道之时。
却见詹同满脸堆笑,上前两步冲他二人很是轻松说道:“新设官职之所以被朝中官员翘首以盼,人人追捧。”
“究其原因便是因这些官职深受陛下重视,在其任上,能得陛下垂青。”
“可话说回来。”
詹同笑容更盛,语气也愈发玩笑了几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