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抵御敌军(1 / 2)

朱祁钰静静站在城头,望向低垂的乌云。他伸手接了一把雨水,缓缓攥紧了手掌。

心里有一股冲动,恨不得高声喊一句,“该轮到我们进攻了,他们能做的事我们也行。”

但眼下终究不是鼎盛的大汉时代。一直以来,大明都是那个把敌人打得节节败退的角色。

他一时想不到合适的话语表达心中所想,只是叹口气,淡淡说:“回去吧。”

身后不远处,卢忠有些摸不着头脑:仗打赢了,皇上却一脸沉闷。卢忠盯着远方高高飘扬的皇家龙旗沉思良久。

是因没能擒住敌方君主?但他心里又摇了摇头,皇上从来都没怎么在乎那个所谓的敌王。

猜不透,索性就放弃了思考。毕竟天子的念头,不是谁都能理解得了的。

而此刻的朱祁钰心里在念叨:得找个时间好好给皇子上上课,历史还得补补,否则遇到这么重要的场面,只知道欢呼雀跃喊个没完,这孩子就真是白带了。

城内到处交织着哭与笑的嘈杂声。

华盖再次走在大街上,路人都或是低头回避,或是立刻跪下行礼。有人欢喜,有人忧虑——若当年就有类似加特林那样的利器,今天或许还能减少许多伤亡。

那些龙旗什么的,在一顶象征帝位的黄伞面前,实在显得轻飘了些。

街道中道,天子正缓步前行,周围密布着锦衣卫、厂卫之人护卫着,与围观人群保持一段距离。盔甲还闪亮,但披风上已经沾满了泥浆。

一进王府,朱祁钰便换下了沉重的铠甲。他命人赶紧烧好热水洗个澡,并备点姜汤喝驱寒,这一场硬仗实在累惨了人。

卸了盔甲,他瘫坐在椅子上嘀咕着:“不然,让于谦替我写一首诗也好,就当是我做的。”

身边人见天子情绪不快,悄悄传了口信进后宫。汪招娣得知此事,立即赶过来。

她走到丈夫身旁,柔声说道:“老爷今天辛苦了。”

朱祁钰头靠椅背轻闭双眼:“我只是在原地站着,什么都没做,仗赢了我也一句话都说不出。”

他妻子低声答:“城外百姓都在讲,这一仗咱们赢了,陛下也赢了。”

听了这一句话,朱祁钰面色微微一红,牵住汪招娣的手故作嗔怒地说:“你这分明是拿我打趣。”

另一边,在居庸关方向。

罗通正紧忙部署兵将把守住防线。所有能用的火铳都早已耗空,剩下的日子就靠和血肉之躯来抵御敌军了。

他已经不再幻想着救兵到来。他知道,死守这里,才是他唯一的职责。

夜深了,四下寂静无声,士兵们围着火堆取暖,把藏在怀里的干硬饼子掏出来在火上烤着吃。寒风猎猎,罗通一人立在关口,望向远处敌营的点点灯火,脑子里在琢磨,能不能偷偷袭一下敌军,比老老实实守着强。可皇命在身,要坚守到底,不敢妄动。

就在他出神的时候,背后忽然传来刺耳的钟声。那一瞬间,罗通心跳骤然一跳,整个人被惊了一下。

他立刻朝城门方向奔过去,不知是谁来了,是敌还是自己人?他的心脏狂跳,连刮来的冷风也顾不上感觉冷不冷。

远处传来的马蹄声渐渐清晰,探子骑马飞奔而来高声通报。

“是我们的兵来了!是我们的兵来了!”探子大叫着。

“有支援来了?”罗通激动得双手握紧,甚至脑袋也一阵发晕。

不久后,远方出现了一大队骑兵,慢慢靠近。

夜晚不利于疾行奔跑,领军的将官到了城下,大声高喊:

“我是都督孙镗,奉皇上诏命来支援你们。”

边喊还一边高举着手中象征圣旨的黄盒。

“我们是不是胜了?”罗通忍不住脱口而出地问。

看着罗通一脸憔悴疲惫,孙镗平静地回应:

“还太早,敌人还没打退,谈不上胜利!”

听闻这话,罗通嘴一咧笑了出来,喊一声:“开城门!”

从城上用吊篮将传令官送下去,查验令牌与皇旨无误之后,才缓缓将城门开启。

守门的罗通和副将们一起出来迎接孙镗。

见面后,他拱手拜道:“下将罗通,参见都督。”

罗通一看到孙镗,便半跪地迎接他。

“起身吧。”孙镗说道。

他见罗通浑身带伤,立刻走上前将他拉起,笑着说道:“你们死守城关有功,我是带兵来接应的。打仗还没完,你们先休息休息,换我手下的人来。”

“等明天,我们再一鼓作气出城去打!”

罗通听他这么说完忍不住问:“都督,可以讲讲京城那边的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