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 谈心会(2 / 2)

说完就坐上马车,厂卫在前面开路。

阜成门的重建,不仅有普通百姓,还有那些被俘的瓦剌士兵。

现在的阜成门守将已经换了人,顾兴祖被调去了紫荆关。

当看到朱祁钰的车驾,守将立刻跑出来,站直身子大声说:“臣,参见陛下。”

听到声音,朱祁钰掀开车帘,笑着说:“你现在是千总了,不错,很有精神。”

对方依旧笔直站着:“臣理应如此。”

没错,自从京城保卫战之后,立下大功的神武卫大多都升了官。

眼前的王二牛就是其中之一,成了阜成门的守门千总。

朱祁钰下了车,走到王二牛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听说之前朕被人刺杀,张三急得跳脚。”

虽然朱祁钰说得轻松,但王二牛马上皱起眉头:“回陛下,要不是都督拦着,大家早就冲上去了。”

那时候,王二牛还不是千总。

“军人的本分就是听从命令,没有命令不能乱动,都督做得对。”

朱祁钰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不过张三这小子也太冲动了,你拿着这块玉佩,一玉两份,能拼在一起,只给张三用,人和玉缺一不可。”

“是,陛下。”

王二牛双手接过玉佩,仔细看了看皇帝手里的那块。

“以后张三可以凭这个进城。”

朱祁钰说完,转身往马车那边走,说道:“朕要去看看张三这小子。”

王二牛听了,让开一条路。他明白皇上对张三的偏心,毕竟张三才十三岁。

陈循跟着皇上的车马走,也没听到他们说了些什么。

出了阜成门,就能看到城门外一片热闹的景象。

外族人扛着木头,拿着锄头,帮百姓修房子。

一开始,城外的百姓还有点防备,但有神武卫在旁边看着,俘虏们似乎也没什么抵触情绪。

而且,当他们看到厂卫和朱祁钰的车驾,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跪在路边。

朱祁钰在吊桥前下了车,找了个神武卫问:“张三统领在哪?”

这些俘虏只是其中一部分。

他们的状态都不错,虽然跪着,但看圣人的眼神里满是敬畏。

当朱祁钰见到张三时,他正在京营里和俘虏们一起绕圈跑。

这已经成了俘虏营的日常。

“义父……陛下!”

张三一看到自己的义父,立刻跑了过来。

好久没回家了,他也挺想念朱祁钰的。

但迎接他的,是朱祁钰在他后脑勺重重地一巴掌。

“朕听说你以前连都督都敢杀。”

张三听了,挠了挠头,抱怨道:“俺那是着急,陛下,真不把神武卫调回城里?”

说话的时候,他还偷偷看了厂卫一眼。

“给你。”

朱祁钰没回答,而是把一块玉佩递给了张三,说:“阜成门,凭这块玉可以开门。”

“俺就知道。”

张三接过玉佩,高兴地说:“那俺是不是能随时回家?”

“你说呢?”

朱祁钰瞪了张三一眼:“除非休假或者有急事,你敢回家?”

“不……不敢!”

张三连连摇头,像拨浪鼓一样。

义父对他好,他能感觉到,这块玉佩就是特权,独一无二的特权。

“好了,跟朕说说俘虏营的情况吧。”

朱祁钰抬腿,走在空旷的地面上。

“回陛下,情况挺好的,每天干活锻炼身体,还要学认字,晚上还有谈心会,俘虏们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说到正事,张三立刻认真起来,这是在军营里养成的习惯。

“通过谈心会,他们都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有的甚至哭得厉害,想死来赎罪,不过被拦住了。”

朱祁钰点点头说:“背上这个罪,以后在战场上还回来。”

“对,很多俘虏恨不得现在就回去打仗,不过被我骂了一顿。”

张三说着,压低声音说:“其实他们很多人,在草原上也是奴隶,被那些千户百户欺负,还得给贵族放牧,只要主子不高兴,他们的老婆、女儿和牲畜都会被抢走。”

朱祁钰停下脚步,看着张三问:“然后呢?你同情他们?”

“没有,就算他们再惨,也不能来中原烧杀抢掠,他们应该拿刀去砍那些欺负他们的人。”

张三想了想说道。

“这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教你的?”

朱祁钰停下脚步,盯着张三的脸,好奇地问。

“都是我自己想的,您不就是这么教我的吗?”

张三皱着眉头,有些疑惑。

“大明也有这种事,你难道要让他们也拿刀砍我?”

朱祁钰继续走着,语气很平静。

“哪能啊!再说,义……不对,陛下,不管是神武卫,还是庄子里的人,还有那些工匠,都记着您的好。”

张三赶紧说。

“那又怎么样?越好的人,越不知足,只要稍微挑动一下,你信不信他们就敢干?”

朱祁钰记得这种事太多了,最容易被挑动的,往往是一些温室里长大的人,有一点点知识就容易被。

张三听了之后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