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456章 万亿次计算机集群先行验证方案

第456章 万亿次计算机集群先行验证方案(1 / 2)

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星期,白杨几乎天天都在办公室内。

“银河一号”的资料库实在太过庞大,也太过超前。

每一个子系统,每一个模块,都蕴含着超越这个时代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设计思想和工艺结晶。

他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那无异于给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童一辆F1赛车,他根本无法驾驭。

他必须进行“降维”和“转译”。

这是一个痛苦而精细的过程。

他需要将那些基于未来工艺的HPC-CPU设计图,拆解成可以用现有“龙芯二号”作为基础,通过大规模集群阵列来弥补单核性能不足的过渡方案。

这需要重新设计集群的拓扑结构,重写底层的任务调度算法,确保数千颗“龙芯”能像一个统一的整体那样高效协同,而不是变成一盘散沙。

他需要将那匪夷所思的光互联网络技术,剥离出最核心、最基础的原理,设计成一个可以提前启动的“硅光技术预研项目”。

先不求一步到位实现芯片级光互联,而是从最基础的硅基光波导、调制器、探测器开始,为未来的技术爆发提前种下种子。

他甚至要将那个无所不包的软件生态,进行大刀阔斧地裁剪。

把那些最紧急、最关键的应用,比如高精度气象预报、流体力学仿真等,剥离出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攻关课题。

每一笔,每一次落笔前的沉思,都是一次艰难的取舍。

书桌旁的垃圾桶,一天就要倒两次,里面塞满了被揉成一团的废稿。

上面写满了各种被划掉的参数、推倒重来的架构图和逻辑流程。

七天。

整整七天的时间。

当白杨写下最后一个字,将笔重重地丢在桌上时,他整个人向后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看着桌面上那厚厚一摞纸,眼中流露出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满足感。

成了。

通往“超级大脑”的攀登路线图,被他硬生生从未来“搬运”并“改造”到了现在。

即便如此,这也仅仅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框架和思路。

里面填充的,是各个阶段的核心目标、技术方向和关键节点。

至于每一个具体的技术细节,每一个参数的实现,还需要赵振华他们那群顶尖的头脑,用无数个日夜的汗水和智慧去填满。

这不是白杨不愿意写,而是根本写不完。

那海量的信息,如果全部细化成可以按部就班执行的SOP(标准作业程序),恐怕需要一个数百人的团队工作好几年。

他能做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指明方向,提供“地图”和“指南针”,让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可以心无旁骛地全力狂奔。

他站起身,身体因为久坐而一阵僵硬,踉跄了一下才站稳。

他走到窗边,猛地拉开窗帘。

午后的阳光毫无征兆地涌了进来,刺得他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

适应了片刻,他才看清窗外的景象。

研究所里绿树成荫,有研究人员三三两两地走在林荫道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而祥和。

他走到书桌前,将那厚厚一摞手稿仔细地分门别类,整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一个部分都用一个独立的文件夹装好。

做完这一切,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助理办公室的号码。

“小李,来一趟。”

“好的,所长。”

几分钟后,响起了笃笃的敲门声。

“进来。”

助理小李推门而入,看到白杨的瞬间,不由得愣了一下:“所长,您……您没事吧?”

眼前的白杨,虽然换了干净衣服,但那股子掩饰不住的憔悴,还是让小李吓了一跳。

他跟了白杨这么久,还从未见过他这副模样。

“我没事,就是熬了几个通宵。”白杨摆了摆手,将桌上那几个厚厚的文件夹推了过去,“把这些东西,拿去复印。一式十份,用最高保密等级。复印完之后,原稿和复印件立刻全部拿回来,一张纸都不许泄露出去,明白吗?”

小李看着那几个文件夹的厚度,眼皮跳了跳,但还是立刻立正道:“明白!”

“另外,”白杨补充道,“复印的同时,你马上打电话给计算机中心的赵振华所长,让他带着所有参与‘龙芯二号’核心攻关的副总工程师和项目组长,一个小时后,到我的办公室开会。一个都不能少。”

“是!”小李不敢多问,抱着那沉甸甸的文件夹,快步走了出去。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

白杨给自己泡了一杯浓茶,走到窗边,静静地看着远方。

该播下的种子,已经准备好了。

现在,就看那群可爱的科学家们,能不能消化掉这份“惊吓”了。

……

一个小时后,白杨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门被推开,赵振华那张红光满面的脸第一个探了进来。

“所长!您可算出关了!”他大步流星地走进来,身后跟着七八个同样精神振奋的中年专家,他们都是计算机中心各个领域的顶梁柱。

这群人,刚刚享受了“龙芯二号”成功带来的假期和巨额奖金,正是士气最高昂,心情最舒畅的时候。此刻见到白杨,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崇敬。

“老赵,气色不错啊。”白杨笑着从办公桌后站起身,和他们一一握手。

“托您的福,托您的福啊!”赵振华紧紧握着白杨的手,用力地晃了晃,“所长,您是不知道,‘龙芯二号’成功的消息,已经在上头引起多大的震动了!”

“听说好几位老首长都拍了桌子,连说了三个‘好’字!我们计算机中心这回,可算是彻底扬眉吐气了!”

“是啊所长,我家里那小子,以前天天吵着要去美国读什么麻省理工,现在天天拿着报纸上关于‘龙芯’的报道,跟我说他以后也要考咱们研究所!”一个负责芯片后端设计的副总工,一脸自豪地说道。

“哈哈哈,老李,你就吹吧!”

“这可不是吹,这是事实!”

办公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他们以为,白杨这次叫他们来,是为了“龙芯二号”的量产工作,或者是开个表彰会,布置一下庆功仪式的细节。

每个人都显得很放松。

白杨微笑着听他们聊了几句,没有打断。

他能感受到这股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而这,正是他接下来要做的所有事情的基石。

等到众人稍微安静了一些,他才抬手虚按了一下,示意大家在待客区的沙发上坐下。

“同志们,‘龙芯二号’的成功,功劳在你们,荣誉也属于你们。”白杨的开场白很直接,“但是,我今天叫大家来,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喝酒庆功的。”

众人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神情都变得专注起来。

他们知道,正题来了。

白杨没有再多说废话,他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助理小李。

小李立刻会意,将刚刚复印好,还带着一丝墨粉余温的文件夹,一份一份地,郑重地发到了赵振华和每一位专家的手上。

那厚实而沉重的质感,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丝异样。

这是什么?

新的研究课题?

可这也太厚了吧?

赵振华第一个拿起了文件夹,目光落在了封面上那行用三号黑体打印出来的标题上。

《基于“龙芯二号”的万亿次计算机集群先行验证方案》

轰!

赵振华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像是被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地砸了一下,瞬间一片空白。

万……万亿次?

计算机集群?

这几个字,每一个他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形成了一种让他感到头晕目眩的冲击力。

作为国内计算机领域的顶尖专家,他当然知道“万亿次”这个单位意味着什么。

那是超级计算机的领域!

是衡量一个国家顶级算力的标尺!

是只有鹰酱、小日子等少数几个科技强国,倾尽国力才能玩得起的游戏!

他下意识地以为自己看错了,使劲地眨了眨眼,再次看去。

没错,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先行验证方案”……

他的呼吸,在这一刻骤然变得急促起来。

办公室里,原本轻松的氛围,在文件发下去的短短十几秒内,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死一般的寂静。

只能听见一阵阵压抑的,粗重的呼吸声,以及纸张被手指捏紧时发出的轻微“咯吱”声。

和赵振华一样,其他的专家们,也都死死地盯着自己手中的那份文件封面,每个人的脸上,都凝固着一种混杂着震惊、迷茫、和极度难以置信的表情。

仿佛他们手里拿着的,不是一份技术方案,而是一份来自外星文明的“天书”。

“这……”

一个负责体系结构的老专家,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的手在微微颤抖,那份文件在他手中,仿佛有千斤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