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白发苍苍的海军**将,一位经历过大小海战的老军人,此刻竟是虎目含泪,他摘下军帽,对着白杨,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整个会议室,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所有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和矜持,像孩子一样互相祝贺,分享着这份迟来了太久的喜悦。
白杨静静地站在喜悦的人群中,脸上带着微笑。
等众人情绪稍稍平复,他才开口说道:“石副部长,各位首装,请恕我不能久留。”
石振宏一愣:“哎?白杨同志,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今天说什么也得……”
“庆祝的酒,等052D正式入列那天,我一定陪各位喝个痛快。”白杨打断了他,语气重新恢复了那种不容置疑的冷静和专业,“但现在,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他扬了扬手中的报告:“这只是初步的‘体检’,证明我们的孩子身体健康,没有大的毛病。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更精细的‘分析’。”
“我们要把这上万G的原始数据,掰开来,揉碎了,分析透彻。我们要知道,为什么动力系统能超出设计指标?”
“这个冗余度有多大?能不能在后续舰上进行优化,节省成本?”
“为什么雷达的锁定速度这么快?是硬件的功劳还是算法的优势?这个优势能不能移植到其他的雷达型号上?”
“还有那些微小的异常波动,每一个都可能隐藏着我们设计上的某个我们尚未察觉的隐患。”
“我们必须把它们全部找出来,搞清楚,彻底解决掉。”
白杨的一番话,像一盆冷水,却又像一盏明灯,让狂喜中的众人迅速冷静下来,并感到了更深层次的震撼。
是啊,成功固然可喜,但比庆祝成功更重要的,是理解成功,复制成功,超越成功!
看着白杨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石振宏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写满了敬佩。
“我明白了。”他沉声说道,“白杨同志,你去忙吧。需要什么,人、设备、资源,总参和海军,全力保障!”
“谢谢首长。”
白杨没有再多做停留,他冲着石振宏众人再次点了点头,便转身走出了会议室。
门外的走廊里,压抑不住的欢呼声和讨论声依旧热烈,像是一锅烧开了的水。
看到白杨出来,几个小组的负责人立刻围了上来,吴老、李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所长,怎么说?”吴老搓着手,急切地问道。
“首长们很高兴。”白杨的回答言简意赅。
他看了一眼喧闹的人群:“但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立刻召集你们的人,带上所有转录好的核心数据,我们回所里。”
他顿了顿,补充道:“记住,初步分析的成功,只是第一步。更艰巨、更精细的工作,还在后头。我们的战场,要转移了。”
“是!”
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众人,被白杨这番话瞬间拉回了现实。
他们心头一凛,脸上的狂喜迅速褪去。
是啊,所长说的对。
发现了金矿,不等于把金子提炼出来。
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庞大的技术团队再次展现出惊人的纪律性,他们迅速整理好设备,将一箱箱承载着海试心血的数据妥善封装。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过十几分钟,上百人的队伍便重新在楼前集结完毕。
石振宏带着一群将领也送了出来,他看着白杨雷厉风行地安排着一切,心中愈发感慨。
当车队准备启动时,石振宏拉住了正要上车的白杨。
“白杨同志,这些数据……是我们的命根子,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他压低了声音,神情无比严肃。
白杨点了点头:“我明白。”
“不,你可能不完全明白。”石振宏的目光变得深邃:“初步分析的结果,今天下午就会以绝密文件的形式,上报到最高层。从这一刻起,你和这些数据,就是某些人眼里的钉子,肉里的刺。”
“我们加派了人手,一明一暗,护送你们回去。到了所里,安保等级也要提到最高。记住,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白杨心中微微一动,他看了一眼周围,果然发现了一些变化。
来的时候,车队只有一辆伏尔加和几辆东风卡车。
而现在,车队的前后,多了两辆挂着军牌的212吉普,车窗里能看到钢盔的轮廓和军人冷峻的脸。
更远处,几辆看似普通的“上海”牌轿车,不远不近地缀着,看似毫不相干,却始终保持在能够随时策应的位置。
他知道,这是石振宏口中的“暗哨”。
这份胜利果实,不仅甘甜,而且沉重。
“我明白了,谢谢石副部长。”白杨郑重地说道。
“应该我们谢谢你。”石振宏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后续有任何需要,直接给我打电话。”
白杨不再多言,转身上了那辆熟悉的伏尔加。
车门“砰”地一声关上,车队缓缓启动,比来时更加庞大、也更加肃穆地驶出了总参三号中心的大门。
……
归途的车流中。
白杨靠在后座上,闭着眼睛,却没有休息。
他的大脑依旧在高速运转。
初步数据是喜人的,但那只是一个宏观的“结果”。
他现在要思考的,是“过程”和“原因”。
GT-25000燃气轮机为什么能超越设计航速?
是我们的材料工艺进步了,还是流体力学的设计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正面效应?
这个“超越”的边界在哪里?
如果再压榨,会不会导致不可逆的损伤?
“海之星”雷达的锁定速度提升了30%,这简直是奇迹。
究竟是吴老他们设计的全新滤波算法起了决定性作用,还是我们从罗马尼亚换来的那批高纯度锗晶体管,在硬件层面上带来了质的飞跃?
如果是前者,这个算法模型能不能应用到其他型号的雷达上?
如果是后者,那我们自己的半导体工业,什么时候才能稳定地产出同样性能的元器件?
还有船体结构的3%应力冗余,这看似是好事,但在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军工设计中,任何一点“浪费”都值得警惕。
这3%的冗余,意味着在下一艘052D的建造中,或许可以通过优化结构,节省下数吨甚至数十吨的特种钢材。
而这些节省下来的资源,又可以投入到更关键的系统上去。
一个个问题,在他的脑海中盘旋、碰撞、分解、重组。
这才是他作为总设计师、作为研究所所长,真正需要去掌控的核心。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固化成新的标准、新的流程、新的设计规范。
这,才是真正的“由弱到强”。
不仅仅是一艘战舰的强大,而是一个国家整个工业体系、科研体系的螺旋式上升。
……
当车队驶入研究所的大门时,时间已经是下午了。
留守所里的人早已等候在办公楼前,看到车队安然返回,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不需要白杨再多做吩咐,各个小组的负责人已经开始指挥自己的组员,将一箱箱数据和设备,小心翼翼地运往位于地下三层的保密数据中心。
那里,有着更强大的计算机,更完善的分析设备,以及……绝对安全的环境。
技术人员们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眼神里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们知道,接下来,将是一场艰苦卓绝,但又充满了价值的“数据攻坚战”。
白杨没有跟着去数据中心,他将现场指挥权交给了几位经验丰富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