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相忘于江湖沉淀 > 爱是什么滋味呢?又苦又甜又痛

爱是什么滋味呢?又苦又甜又痛(1 / 2)

雨水打在琴弦上,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林晓站在公园凉亭里,琴弓在弦上拉出悠长的旋律,仿佛要把这阴郁的雨天划开一道口子。她的黑发被雨水打湿了几缕,贴在脸颊上,但她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音乐中。

这是肖邦的《雨滴前奏曲》,她用小提琴改编的版本。琴声在空旷的公园里回荡,与雨声交织在一起,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

\"降E大调,第三小节,你的转音处理得很特别。\"

一个低沉的男声从身后传来,林晓的琴弓一顿,旋律戛然而止。她转过身,看到一个高挑的男人站在凉亭入口处,黑色风衣被雨水打湿成了深灰色。他的眼睛很特别,像是融化的黑巧克力,温暖又深邃。

\"抱歉打扰你。\"男人微微颔首,雨水从他的发梢滴落,\"我只是路过,被你的琴声吸引了。\"

林晓把琴从肩上放下,用袖子擦了擦琴身上的水珠。\"没关系,\"她说,\"很少有人能听出我改编的调式。\"

\"因为很少有人会在大雨天跑到公园里拉小提琴。\"男人嘴角微微上扬,\"我是陈默。\"

\"林晓。\"她简短地自我介绍,然后把琴重新架到肩上,\"如果你不介意,我想把这首曲子拉完。\"

陈默没有离开的意思,反而走进了凉亭,在石凳上坐下。\"请继续。\"他说,眼神专注地看着她手中的琴。

林晓深吸一口气,琴弓再次与琴弦相遇。这一次,她的演奏更加投入,仿佛要把心中所有无法言说的情绪都倾注在这旋律中。雨越下越大,打在凉亭的顶棚上,形成天然的打击乐伴奏。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雨中时,林晓发现自己的眼眶有些湿润。她迅速眨了眨眼,把琴放下。

\"太美了。\"陈默轻声说,他的声音里有一种林晓从未在别人那里听到过的真诚赞赏,\"你的琴声里有故事。\"

林晓笑了,这是她今天第一个真心的笑容。\"每个音乐人的演奏里都有故事。\"

\"但不是每个故事都值得倾听。\"陈默站起身,走到凉亭另一侧的石桌旁。林晓这才注意到那里放着一台便携式电子钢琴。\"介意我加入吗?\"

不等林晓回答,陈默已经坐下,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试了几个音。\"刚才那首曲子,如果用钢琴和小提琴合奏,在第二乐章加入一些变奏...\"他的手指在琴键上流畅地舞动,弹奏出一段林晓从未听过的旋律,却奇迹般地与她改编的肖邦完美契合。

林晓不由自主地举起琴弓,在陈默弹到某个转音处加入了小提琴的声音。两种乐器,两个陌生人,在雨中的凉亭里即兴创作着,却像是合作多年的搭档一般默契。

音乐停下时,两人相视一笑。林晓感到心脏在胸腔里跳得厉害,不是因为演奏的兴奋,而是因为眼前这个陌生男人看她的眼神——仿佛能透过她的琴声看到她灵魂深处的模样。

\"你在哪里演出?\"陈默问。

\"目前...没有固定场所。\"林晓有些窘迫地低下头,\"我刚从音乐学院毕业不久,还在找机会。\"

陈默从风衣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她。\"我在城西有个小型音乐工作室,专门做原创音乐。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来看看。\"

林晓接过名片,指尖不小心碰到了陈默的手,一股微弱的电流似乎从接触点蔓延开来。她迅速缩回手,把名片塞进口袋。\"谢谢,我会考虑的。\"

雨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地面上。陈默收起电子钢琴,背在肩上。\"希望很快能再听到你的琴声,林晓。\"

看着陈默离去的背影,林晓摸了摸口袋里的名片,心跳仍未平息。她不知道这次偶遇会把她带向何方,但此刻,她第一次感受到音乐之外的心动,既甜蜜又令人不安。

一周后,林晓站在\"默音工作室\"门前,犹豫地按响了门铃。工作室位于一栋老式公寓的顶层,门口没有任何显眼的标志,只有一个小小的音符图案贴在门旁。

门开了,陈默穿着简单的黑色t恤和牛仔裤出现在门口,看到林晓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你来了。\"

\"我...刚好路过这附近。\"林晓撒了个小谎,实际上她坐了四十分钟地铁专程过来。

陈默笑了笑,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但没有拆穿。\"进来吧,正好我在编一首新曲子,需要小提琴的部分。\"

工作室比林晓想象的要宽敞,一整面墙都是落地窗,阳光毫无保留地洒进来。房间中央放着一架三角钢琴,周围散落着各种乐器和录音设备。墙上贴满了乐谱和便签纸,角落里堆着几箱泡面和能量饮料。

\"你的生活全在这里?\"林晓忍不住问。

陈默耸耸肩,\"差不多。灵感来了就得抓住,顾不上回家。\"他走到钢琴前坐下,\"要听听这首新曲子吗?\"

林晓点点头,从琴盒里取出小提琴。陈默的手指在琴键上舞动,一段充满张力的前奏流淌而出。这旋律让林晓想起暴风雨前的宁静,压抑中蕴含着爆发的力量。

\"这里,\"陈默停下来,指着乐谱上的一段,\"我需要小提琴加入,像对话一样回应钢琴的旋律。\"

林晓试着拉了几个音符,然后是一段完整的旋律。陈默的眼睛越来越亮,他迅速在乐谱上做着记号。\"完美!就是这个感觉!\"

他们就这样工作了一整天,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当林晓的肚子终于发出抗议的声音时,窗外已经华灯初上。

\"抱歉,我太投入了。\"陈默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请你吃晚饭吧,算是赔罪。\"

他们去了工作室附近的一家小面馆。在等餐的时候,陈默突然问:\"你为什么选择小提琴?\"

林晓搅动着面前的茶水,\"我六岁那年,在电视上看到一位女小提琴家演奏《梁祝》,她看起来那么自由,那么快乐...我就缠着父母要学琴。\"她笑了笑,\"后来才发现,自由背后是无数的汗水和泪水。\"

\"但你还是坚持下来了。\"

\"因为痛苦和快乐总是相伴而来。\"林晓抬头看着陈默,\"你呢?为什么是钢琴?\"

陈默的眼神飘向远处,\"我父亲是钢琴调律师,家里总是有各种钢琴。七岁那年,我偷偷弹了一台客人送来调音的施坦威...\"他的嘴角扬起回忆的微笑,\"那感觉就像第一次飞翔。\"

面条上来了,他们边吃边聊,话题从音乐扩展到生活、理想、挫折。林晓惊讶地发现,和陈默交谈是如此轻松自然,仿佛他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年。

回到工作室,陈默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林晓,我想正式邀请你加入我的团队。你的琴声...很特别,正是我需要的。\"

林晓愣住了,\"可是...我没什么专业经验...\"

\"经验可以积累,但天赋和感觉是与生俱来的。\"陈默直视着她的眼睛,\"我相信我的直觉。\"

那一刻,林晓感到一种奇妙的命运感。她点点头,\"好,我加入。\"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梦境。林晓几乎每天都泡在工作室里,和陈默一起创作、排练。他们为广告配乐,为独立电影创作主题曲,偶尔也会接一些小型现场演出。陈默对音乐的要求近乎苛刻,一个音符不满意就会反复修改几十遍。但林晓从未感到厌烦,相反,她享受着这种追求完美的过程。

一个深夜,他们为了一个即将提交的deo已经工作了近二十个小时。林晓的手指因为长时间练习而发红,陈默的眼圈也泛着青黑。当最后一个音符录制完成时,两人瘫倒在工作室的地毯上,精疲力尽却心满意足。

\"听听看。\"陈默按下播放键,他们刚刚完成的曲子流淌而出。这是一首关于离别的曲子,钢琴与小提琴交织,如同两个灵魂的对话,时而激烈,时而缠绵。

林晓闭上眼睛,让音乐包围自己。当曲子进行到中段的小提琴独奏时,她突然意识到,这段旋律正是她第一次在公园凉亭里即兴演奏的变奏。陈默记住了她的每一个音符,并将它们编织进了自己的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