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血色回信(二)(2 / 2)

那不是金铁交鸣,那是纯粹的、毁灭性的碾压!鄂齐尔和他最后的亲卫,在这股对撞的钢铁风暴面前,脆弱得如同枯枝败叶。他们手中的弯刀、骑枪,在撞上对方那厚重的人马俱铠时,便如同撞上了山壁,瞬间折断、弹飞!

而龙骧营甲骑具装那由双手持握的重型长枪,却如同一排无坚不摧的钢铁利齿,瞬间咬合!

“噗!噗!噗!噗!”

长枪轻易地贯穿了蒙古骑兵相对单薄的皮甲和锁子甲,巨大的冲击力将他们的身体整个捅穿,带起漫天血雾,然后将他们连人带马死死地钉死在了冲锋的路上!鄂齐尔甚至看清了对面那个骑士头盔缝隙中冰冷无情的眼神,下一刻,一杆长枪便撕裂了他的胸甲,巨大的力量让他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在瞬间被搅碎,意识在无边的剧痛与黑暗中迅速沉沦。

一个照面!仅仅是一个照面!

鄂齐尔和他数百名最悍勇的亲卫,便被这道无情的钢铁洪流彻底吞噬、贯穿、撕碎!

龙骧营的冲锋阵型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停滞。他们直接从蒙古骑兵破碎的尸体和战马残骸上碾压而过,冲垮敌阵之后,他们甚至没有放慢速度,顺势拔出腰间的重型马刀与钉头锤,在交错而过的瞬间,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将那些被冲击波震得七荤八素、惊骇欲绝的幸存者,一个个干净利落地砍下马背!

一场对冲,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曹变蛟策马缓缓上前,从一名浑身沾满血污的骑士手中,接过了那颗尚在滴血、死不瞑目的头颅。他看了一眼那张因极度的愤怒和不甘而扭曲的脸,然后恭敬地转身,将其呈给了一名等候在旁的内侍。

整个过程,他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对于他来说,这只是执行皇帝陛下的意志,清扫掉一些不自量力的障碍而已。

-----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将安州城外的雪原染上了一层凄厉的殷红。

大金军营,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回来的,只有寥寥百名溃兵。他们一个个如同丧家之犬,盔甲残破,浑身浴血,许多人甚至连武器都丢了。他们脸上只有被抽干了灵魂般的、极致的恐惧。

“铁……铁人……他们都是铁人……”一个断了手臂的百夫长,被拖到多尔衮的帐前,精神已经彻底崩溃,“我们的箭射不穿……刀砍不进……他们从雪里钻出来……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啊……”

多尔衮在中军大帐内,听完了所有幸存者的汇报。

他没有暴怒,也没有咆哮。他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肌肉没有一丝抽动。当最后一个溃兵被拖下去之后,他挥了挥手,用一种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说道:

“都退下吧。”

众将领面面相觑,最终还是不敢违抗,一个个躬身退出了大帐。

偌大的中军大帐,再次只剩下多尔衮一人。他缓缓地,一步一步,走回到那巨大的沙盘前。他的目光,死死地钉在那片代表着北方神武军的、密密麻麻的黑色旗幡上。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骚动。一名亲兵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脸色煞白,声音颤抖:

“王……王爷!明军……明军派人送来了一样东西!”

多尔衮猛地回头。

很快,一个木匣被战战兢兢地抬了进来,放在了大帐中央。

多尔衮走上前,深吸一口气,亲手掀开了匣盖。

匣子里,没有金银,没有劝降书。

只有一颗头颅。

正是科尔沁亲王,鄂齐尔的头颅。他的双眼圆睁,死不瞑目,脸上还凝固着冲锋前最后的狰狞与不甘。

而在头颅的旁边,还插着一支小小的、用明黄丝绸包裹的令箭。

多尔衮颤抖着手,解开丝绸,展开。上面没有长篇大论的檄文,只有两个用朱砂写就的、笔锋锐利如刀的字:

“朕,在此。”

——朱由检。

这便是大明神武皇帝,对他这位大金睿亲王的回信。

仿佛被冻结的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