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太极在盛京皇宫内吐血昏迷,又在醒来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下达那道“放弃盛京,退守赫图阿拉”的绝望旨意时,他和他那早已分崩离析的帝国,便彻底失去了与明军争夺辽东的最后可能。
消息,如同瘟疫,在盛京城内飞速蔓延。
起初是恐慌,随即是彻底的混乱。那些尚未来得及随主力出征的八旗家眷、留守的官员、以及城中的商贾,如同被捅了窝的蚂蚁,开始了疯狂的、毫无秩序的大逃亡。他们变卖着来不及带走的家产,抢夺着城内仅剩的骡马车辆,为了争抢一条出城的道路而自相践踏,甚至拔刀相向。
仅仅两日,这座曾经作为后金帝国心脏、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都城,便已十室九空,变成了一座被恐惧和绝望掏空了灵魂的巨大坟墓。
而此时,明军的兵锋,已至城下。
在摧枯拉朽般攻克了抚顺与铁岭之后,袁崇焕没有进行任何休整。他整合了麾下所有主力,并驱使着那支规模愈发庞大的“义军”为前驱,从南、东、北三个方向,对盛京,形成了泰山压顶般的合围之势。
然而,预想中惨烈的攻城战,并未发生。
当明军的斥候小心翼翼地抵近那高大的城墙时,他们看到的,不是严阵以待的八旗精锐,而是洞开的城门,和城楼之上,那面早已被遗弃的、在寒风中无力飘荡的后金龙旗。
盛京,竟是一座不设防的空城!
当这个消息传回中军大帐时,即便是沉稳如袁崇焕,也不由得一愣。他立刻下令,命一支精锐骑兵先行入城探查,以防有诈。
半个时辰后,确认城内并无伏兵的消息传来。
“入城!”
袁崇焕一声令下,数十万明军,如同黑色的潮水,从洞开的城门,源源不断地,涌入了这座他们魂牵梦绕了数十年的敌国之都!
城内,一片死寂。街道上,到处是逃亡者丢弃的杂物、侧翻的马车,以及少数在混乱中被踩踏致死的尸体。店铺的门大敞着,里面的货物被洗劫一空。曾经不可一世的八旗府邸,此刻也是人去楼空,只剩下满地的狼藉。
袁崇焕策马行于皇宫前的御道之上,看着眼前这幅景象,心中并无太多胜利的喜悦,反而是一种巨大的、挥之不去的空虚。他知道,皇太极跑了。这条最狡猾的狼,在嗅到死亡的气息后,果断地舍弃了巢穴,带着他最后的族人,逃回了他们最初的、那片黑暗的山林。
“传令下去,”袁崇焕的声音,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格外清晰,“此城,不必再屠。命各部,清剿城中可能存在的零星抵抗,安抚城中百姓,不得妄动!”
他没有再下达“屠城”的酷烈军令。因为这座城里,已经没有值得他去屠杀的“敌人”了。
很快,士兵们便从一些紧闭的民宅地窖中,搜出了数百名瑟瑟发抖的汉人。他们大多是些老弱妇孺,因无力跟随大部队逃亡,而被遗弃在此。
袁崇焕亲自审问了一名看起来有些见识的老者。从那老者颤抖的、语无伦次的叙述中,他终于拼凑出了事情的全貌——皇太极在得知朝鲜主力全军覆没、辽西防线崩溃、蒙古盟友背叛之后,当场吐血昏迷,醒来后便立刻下令,放弃盛京,全族向东,退回赫图阿拉的老林子里去了!
“赫图阿拉……”袁崇焕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机。他知道,这场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但在此之前,他需要为这场阶段性的、攻克敌都的泼天大功,举行一场盛大的、足以告慰数十年来所有战死英灵的仪式!
当晚,整个盛京城,以及城外的明军大营,彻底化为了一片狂欢的海洋!酒水被成桶地搬了出来,无数的牛羊被宰杀。将士们围着篝火,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尽情地宣泄着连日血战之后的疲惫与压抑。他们唱着家乡的歌谣,咒骂着逃跑的建奴,整个辽东的夜空,都被他们的欢呼声所点燃!
第二日,在全军的狂欢达到顶点之时,袁崇焕,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的决定。
他亲自率领着数万名九边精锐,来到了位于盛京城东,那座仿照明朝皇陵规制修建的、埋葬着后金开国之主——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福陵”。
“掘墓!”
袁崇焕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却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士兵的耳边!
工兵营的士兵们,用最粗暴的方式,炸开了坚固的墓道。他们冲入地宫,将那口由上好金丝楠木打造的、重逾千斤的巨大棺椁,用数十条粗大的铁链,硬生生地,从陵寝深处拖拽了出来!
“开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