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袁崇焕那封凝聚了数十万将士鲜血与功绩的八百里加急捷报,抵达京师时,整座大明都城,在一瞬间的死寂之后,彻底沸腾了!
“捷报!辽东大捷!”
“沈阳光复!奴酋逃遁!”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从宫门前的缇骑口中,飞入皇城的每一个角落,再由皇城,向着整个京师的四面八方,呈几何倍数疯狂扩散!
起初,百姓们是不信的。毕竟,在过去数十年里,他们听到的,大多是辽东的败绩与屈辱。但当那份由兵部誊抄、盖着皇帝朱红大印的捷报,被张贴在京城各大衙门口的告示墙上时,所有的疑虑,都在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充满了胜利喜悦的文字面前,烟消云散!
“轰!”
整个京师,如同被投入了一颗巨大的炸雷,彻底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自发的、狂热的庆典之中!
无数的百姓,自发地涌上街头。他们笑着,跳着,哭着,将手中的帽子、头巾、甚至鞋子抛向天空!鞭炮声,从城南的菜市口,一直响到了城北的德胜门,连绵不绝,几乎要将人的耳膜震聋!酒馆的掌柜,激动地将窖藏了多年的好酒,成桶地搬到门口,免费分发给过往的行人,高喊着“今日不醉不归,贺我大明王师”!
无数白发苍苍的老者,抚摸着告示上那“光复盛京”的字样,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们对着皇宫的方向,长跪不起,口中喃喃自语:“太祖皇帝在天有灵!太祖皇帝在天有灵啊!”
这场狂欢,是对数十年屈辱的彻底宣泄,更是对这位带领他们从一场胜利走向另一场胜利的年轻帝王,最真诚、也最狂热的拥戴!
而在皇极殿内,当那份详细的捷报,由内阁首辅孙承宗,用一种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声音,当众宣读完毕时,整个朝堂,亦是陷入了一片巨大的、混杂着震惊与狂喜的骚动之中。
“挫骨扬灰……袁督师……好大的胆魄!好大的功劳啊!”
“天佑我大明!此乃不世之奇功!”
武将勋贵们,个个面红耳赤,兴奋不已。而那些文官,在最初的震惊之后,也纷纷出列,用最华丽的辞藻,歌颂着皇帝的圣明神武与袁崇焕的盖世之功。
御座之上,朱由检静静地听着这一切。他的脸上,没有太多狂喜,只有一种如同棋手,下出了奠定胜局之妙手后的、深沉的满足与平静。
他缓缓起身,殿内所有的声音,瞬间平息。
“此番大捷,非一人之功,乃我大明全体将士,用命换来!”他的声音,充满了帝王的威严与恩典,“传朕旨意!”
“其一,为庆此大捷,告慰天地祖宗,朕,将大赦天下!凡天下罪囚,除杀人、强奸、叛国等十恶不赦之重罪外,其余人等,皆可赦免!”
此言一出,百官皆惊,随即山呼万岁!大赦天下,这可是只有在国家有天大喜事时,才会施行的无上皇恩!
然而,朱由检的下一道旨意,则更是充满了令人惊叹的、天马行空般的帝王心术。
“其二!”他的声音,再次拔高,“朕知,赦免之囚,虽得出牢笼,却多无以为生,易再生事端。朕有好生之德,不忍见其重蹈覆辙。特颁此令:凡此次大赦应赦之囚,皆可自愿报名,前往辽东,以为辽东百姓!”
“凡愿往者,朝廷将统一配发农具、种子、与过冬之衣粮!其在辽东开垦之田亩,前五年,免除一切赋税!五年之后,若能安分守己,有所产出,则可尽削其罪籍,恢复良民之身,其所开垦之田地,可永为己业,传之后世!”
“朕要用这些曾经的罪人,去为我大明,在那片被鲜血洗涤过的土地上,重新种出粮食,建起村庄!朕要让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去洗刷过去的罪孽,去为自己,也为子孙,挣一个全新的、干净的未来!”
这道旨意,如同一道惊雷,劈得在场所有人都有些发懵。用囚犯去开发辽东?!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但细细想来,却又不得不佩服皇帝此举之高明!既解决了囚犯安置的难题,又为人口凋敝的辽东,注入了最急需的劳动力,更将一群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转化为了帝国开拓边疆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