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着海浪拍船的节奏,仿佛听见古老交易声与浪语交织而生。
我写下:“马特拉不是港,它是一把钥匙,解开了一个民族对风、对远方的信仰。”
岸边,我看到几个男孩跳水入海,溅起的水花像某种祝福,老渔夫静坐在一旁抽烟,仿佛在替他们守望岁月。
一名小贩向我展示用贝壳雕刻的项链:“这不是装饰,是送给海神的祭品。”我笑着点头,接过一枚放入口袋,那是我在马斯喀特收到的第一件礼物。
港口尽头有一处市场,卖着鱼干、椰枣和铜壶。我与一位卖铜壶的老人聊了许久,他说:“风会带走声音,但铜会留下回音。”他把一个花纹复杂的小壶送我,壶底刻着:“愿你风中有方向。”
傍晚时分,我来到旧城区巴赫拉门遗址。这段曾是城防的古墙,如今仅剩断垣残影,却格外肃穆。
斜阳穿过破碎箭垛,打在墙面上,一道道金红如梦。我靠墙而立,试图聆听墙后沉默的回声
一名青年在墙下弹着乌德琴,曲调低沉如叹。他告诉我:“这面墙曾挡住敌人,也曾让城市心安。”我点头,望着墙面写下:“马斯喀特的沉默,不是遗忘,是一种不说出口的坚持。”
孩子们在石阶上奔跑,有人把石子堆成城门形状,嬉笑声中,我仿佛看见了古代城防背后真实的生活气息
我还遇到一位学者模样的中年人,他正拍摄墙角的一块残砖。他告诉我:“这块砖的裂痕与海上风暴的频率一致。”我一怔,不禁思考,是否沉默之物也会记录风声?
夜幕降临,我走进苏丹办公宫殿区。整片区域如诗般展开,洁白宫墙、对称回廊、静水池映着月影。没有卫兵的肃穆,只有规则之中的宁静。
我站在花园一角,看一位老者在水池边祈祷,身后是嬉戏的孩童与谈笑的情侣。我忽然明白,这里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生活本身的舞台。
星空之下,宫殿洁白如雪,我写下:“马斯喀特不是建在沙漠之上,而是建在人与神之间的缄默契约上。”
一位年轻女孩走到我身旁,轻声问我是否是旅人。我点头,她说:“那你记得把这里的星星带走。”说罢递给我一张小纸,上面画着星座图案与一句话:“光不必大,能照亮自己就好。”我将它收进《地球交响曲》的书页。
夜深了,我从高处望向整座城市。街道如光脉,港湾如明镜,群山仿佛为她环臂守护。
我翻开《地球交响曲》的这一页,轻轻写下结尾:
“马斯喀特,是一座不用喧哗便能感动人的城市。她用沉默述说繁华,用星光保存信仰。”
下一站,将是阿曼腹地深处,一座山水之中的古城
塞迈里——那是群山之间的低语,是绿野与清泉之间的梦,是阿曼心底最宁静的一页。塞迈里,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