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933集:天灾再起,蝗灾致多地药材减产

第933集:天灾再起,蝗灾致多地药材减产(1 / 2)

大秦始皇帝二十三年,夏。

陇西郡的风里,先飘来的不是往年此时该有的草药香,而是一股细碎的“沙沙”声——起初,渭水畔种药的农户张老三以为是骤雨要临,抬头却见天边涌来一片昏黄,那昏黄离得近了,才看清是密密麻麻的蝗虫,遮天蔽日,像一块会移动的土黄色幕布,压得人心里发沉。

“蝗!是蝗灾!”张老三手里的锄头“当啷”掉在地上,他连滚带爬地冲进自家药田,看着刚抽穗的甘草被蝗虫啃得只剩光秃秃的茎秆,刚冒芽的当归叶子转眼就成了虫口下的碎渣,浑浊的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这药田是他家的命根子,去年靠着种甘草卖的钱,才给儿子娶了媳妇,今年若是绝收,一家子怕是要喝西北风。

消息像长了翅膀,顺着驿站的快马往咸阳传。不过三日,陇西、北地、上郡、三川郡的灾情公文就堆在了大秦医署的案头。素问刚处理完乡镇医点的疗效汇总,见小吏抱着一摞竹简匆匆进来,竹简上还沾着未干的泥土,她指尖一顿,心里先沉了半截。

“副署长,您看——”小吏把最上面一卷竹简递过去,声音发颤,“陇西郡上报,所辖七县药田,已有五县遭蝗灾,甘草、当归、黄芪减产至少六成;北地郡更甚,连耐旱的麻黄都被啃得只剩根须,医馆现存的药材,撑不过一个月。”

素问展开竹简,上面的字迹被墨汁洇得有些模糊,想来是呈报者写时手在抖。她又翻了几卷,三川郡提到“蝗群已过洛水,正往荥阳方向去”,上郡则说“农户为护药田,点火驱蝗反烧了半亩药苗”,每一卷都透着绝望。她捏着竹简的指节泛白,转身往秦斩的将军府去——如今大秦医署的药材调度,离不开秦斩手里的贸易网,这事必须尽快告诉他。

将军府的议事厅里,秦斩刚送走巡查边境的都尉,见素问进来,他随手把案上的兵报推到一边,起身迎上去:“可是医署那边有急事?”

“是蝗灾。”素问把灾情公文放在案上,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焦虑,“四郡药材主产区受灾,尤其是陇西和北地,那两处是咱们医署甘草、麻黄的主要来源地,现在减产六成,再过两个月,乡镇医点的止咳汤、祛寒散都要断供了。”

秦斩拿起竹简,逐卷细看,眉头越皱越紧。他征战多年,见过蝗灾的厉害,当年在赵国边境,曾有entire村落因蝗灾绝收,百姓易子而食。如今大秦刚安定没几年,医署的诊疗体系才在乡镇铺开,若是药材断了,之前花的心血怕是要白费。

“我即刻去见陛下,奏请召集九卿议事。”秦斩把竹简卷好,语气沉定,“你先让医署的人统计各郡医馆的存药数量,分‘急救药材’(如麻黄、附子)、‘常用药材’(如甘草、当归)、‘养生药材’(如枸杞、茯苓)三类登记,优先保障战地医点和乡镇重病患者。”

素问点头应下,刚要走,秦斩又叫住她:“去年你改良的抗蝗药材种子,种下去多少了?”

这话提醒了素问,她眼睛亮了亮,又很快暗下去:“只在咸阳周边试种了两百亩,本想着秋收后再推广到各郡,没成想蝗灾来得这么快。那些改良的黄芪倒是能抗蝗,可数量太少,顶不了事。”

“先把试种的药材收了,优先分给灾情最重的医点。”秦斩道,“剩下的种子,你让人尽快送到各郡,哪怕赶在蝗灾过后种一茬晚熟的,也能补些缺口。”

素问应了声,转身回医署安排。刚到门口,就见几个乡医从外面匆匆进来,为首的是上郡来的李伯——李伯行医四十多年,去年医署推行分级诊疗,他成了上郡阳周县乡医点的坐馆医官,手里还带着去年朝廷赐的“医道仁心”木牌。

“副署长!您可得想想办法啊!”李伯抓住素问的衣袖,苍老的脸上满是急色,“阳周县的药田全毁了,医点里只剩几捆干麻黄,昨天来了个风寒重症的老汉,我连熬药的甘草都没有,只能用生姜煮水给他喝,这要是拖下去,人就没了!”

周围几个乡医也跟着附和,有说“百姓听说药材要断,都去医馆抢药”,有说“有些药商趁机涨价,甘草都卖到一两银子一斤”。素问安抚地拍了拍李伯的手,把秦斩要去见陛下议事的事说了,又道:“医署这就统计存药,今天傍晚前,先给各乡医点调一批急救药材,你们先回去稳住百姓,千万别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