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勤政殿。
收到密信,得知宗越尘离开,长皖府百姓自发十里相送的。
重熙帝气得砸落一地书卷。
殿内宫人慌忙跪了一地,额头紧贴地面,不敢发出半点异响。
这时,大监躬身进来,垂眸回禀:“陛下,皇后娘娘求见。”
闻言,重熙帝缓了缓脸色:“请皇后入殿。”
重熙帝与其发妻少时成婚,多年夫妻,感情很是深厚,哪怕皇后早已年老色衰,重熙帝待其亦有几分爱重。
皇后提着食盒入殿。
“妾见过陛下。”
皇后正欲行礼,却被重熙帝中途打断:“皇后免礼。”
皇后便起身前行,将食盒中的暖汤拿出来,柔声道:“听闻陛下为政务烦心,午膳只用了两口,妾身很是担心,便亲自熬了红豆羹,陛下用些可好?”
听到此话,重熙帝感然长叹:“皇后有心了。”
旁边的侍膳太监立即上前,用银匙舀了半勺,抿入口中。
半刻钟后,才缓缓点头退下。
重熙帝这才端起瓷碗。
皇后面带笑意。
对于重熙帝让太监试毒的举动没有任何看法。
自从登基为帝,陛下疑心一日重过一日,所有食物入口之前,都会让试毒太监一一试过。
待重熙帝用完羹汤,皇后这才开口:“不知陛下在为何事烦心,妾身愿为陛下分忧。”
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
但于重熙帝而言,发妻总是不一样的。
即便不与妻子谈政事,也不耽误二人偶尔‘谈心’。
无论如何,他们是利益共同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重熙帝有绝对的把握,皇后永远与他一条心。
听见皇后发问,重熙帝并不瞒她,如闲话家常般,淡淡回复:“此次长皖府洪灾圆满功成,太子已起程回京,算算时间,约莫半个月后就会回到京城。”
瞧出重熙帝面上的疲惫,皇后卸下长甲,上前为他按压太阳穴,语中带笑:“这是好事。”
按揉力道很适中,皇后比寻常宫女更清楚他的喜好。
重熙帝闭上眼享受,脸色却稍稍不愉。
他当然知道是好事。
不知有多少百姓因太子在这场灾难中活了下来。
太子能力过人,意味着王朝后继有人。
这本该是好事。
偏偏,太子是个好太子,却不是他的太子。
他在帝位上待了二十七年。
自认励精图治,从不懈怠。
如今又怎能轻易拱手让人?
半晌,重熙帝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若我们的孩儿能顺利长大,眼下,朕便无需担忧了。”
重熙帝说得模棱两可。
可皇后与他成婚多年,哪能不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他们的皇子名唤宗继宇,自幼聪慧,三岁识字,五岁吟诗,七岁便能做出夫子们连连夸赞的文章。
继宇本该是重熙帝最出色的子嗣。
若继宇还在,必能与宗越尘分庭抗礼。
可他夭折在十岁,也就是重熙帝登临帝位的第一年。
转眼间,她那可怜的孩子竟死了二十七年。
皇后面色有一瞬的稍稍恍惚。
但很快,她面色恢复如常。
手上的力道未曾有丝毫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