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花灯节当晚的谣言,沈千灯被同僚嘲笑打趣了好几天,有几个同僚一看到她,就问她被男人打脸的感觉怎么样,对她祸害良家妇男的行为嗤之以鼻。
就连把她视为对手,被她几句话骗去养猪的文渊也瞧不起她,每次看到她,连白眼都不屑分给她。
要是她真做了什么,别人唾弃她也认了,可她什么都没做,就被大理寺上下认定为坏女人。
她冤啊!
沈千灯尝试向几个笑话她笑话得最厉害的人澄清谣言,可人家根本不信她,无奈之下,沈千灯只能听之任之。
债多不愁,虱多不痒,身上的谣言多了更是要淡定,反正只是谣言,只要她当谣言不存在,她就不会尴尬。
不过还好,大理寺中大多数人都在揶揄她,文鸿却对她没什么偏见。
文鸿是大理寺内最高官员,而沈千灯身为文鸿的随身书吏,除了帮文鸿处理日常琐事,还得时不时回应文鸿的“千灯,你怎么看”。
沈千灯上辈子在大理寺待了五年,从一个养猪的杂役做到地位仅次于文鸿的大理寺少卿,文鸿问她对案件的看法可难不倒她。
沈千灯循规蹈矩地完成文鸿交代的任务,事情做到让人无法挑剔,即便有心人想找她麻烦,也无从下手。
关于沈千灯的谣言,从愈演愈烈到渐渐被人淡忘。
大理寺不是百姓们闲话嚼舌根的菜市场,而是琉云掌管刑狱案件审理的最高官署,负责审核全国大大小小的案件,大家每天要忙的事那么多,没工夫一直揪着一件事不放。
在大理寺,闲言碎语固然伤人,可闲话跟个人能力比起来根本无足轻重。
换句话说,只要你有能力,大家认可了你的能力,便会忽略你身上的缺点,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不足之处,那些不足跟个人能力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沈千灯的谣言总结起来就是风流两个字,大家都是女人,懂的都懂。
日复一日,半个月之后,沈千灯凭借自己的能力坐稳了随身书吏的位置,成为大理寺卿文鸿跟前的红人。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沈千灯刚坐稳随身书吏的位置,文鸿的女儿文渊就按捺不住了。
文渊被沈千灯诱哄去养了大半月的猪,文渊养猪的大半个月时间里,文鸿没有管过自己的女儿,沈千灯也很少在大理寺内看到文渊。
某天一早,天色蒙蒙亮,沈千灯一推开房门,就看到文渊盯着两个好大的黑眼圈站在自己的房门口。
这一大早见了鬼,沈千灯以为自己还没睡醒,做梦呢,打了个哈欠,迷瞪着眼睛,伸手把自己面前的大脸一把拍开。
手掌和脸庞接触,触感还挺软乎,巴掌声也挺响亮。
沈千灯惊愕地看着自己的掌心,再把目光投向无端挨了一记耳光的文渊。
沈千灯:“……”
文渊:“……”
好像她刚才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要道歉吗?
还是道歉吧,毕竟大家住在同一屋檐下,总有狭路相逢的时候,她可不想因为这次事故让文渊记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