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 第90章 豪气的老四,谁反对谁留学

第90章 豪气的老四,谁反对谁留学(1 / 2)

随着朱高燨开始了讲解,会议室内的众人不一会儿就进入了状态之中,就连朱高煦都一脸的认真模样。

朱棣自不用说,改革是他目前最关心的事情,而朱高炽听着,虽然听不太懂,但终究关乎国事,他自要仔细理解。

此时听着朱高燨提出的经济改革方案,朱高炽便抬手道:“四弟,你先停一下,大哥有几个问题!”

“方才你说我大明是自然经济,那敢问改革之后,要改成什么经济,才符合改革初愿?”

“至于你说的划定经济特区,这点确实可行,咱们先小规模试试,看看效果如何也好。”

“可你说要在经济区之内取消户籍限制,此举怕是不太妥当,士农工且罢,若是取消商籍,那来日岂不是人人都要行商了?”

“再者,停止发新宝钞自也可行,但这银行不知该如何建立?国库与琼州共同出资,那要出资多少?”

“实在不是大哥这边不支持,咱们国库现在是真没多少钱,若是几万两能拿出来,再多可就麻烦了!”

眼见朱高炽第一个提出问题,朱高燨并不意外,相反朱高炽能提问题,反倒说明了朱高炽的重视,这是好事。

而面对这几个问题,朱高燨笑道:“关于小弟说的经济问题,建议大哥回去之后,看看小弟编写的国富论。”

“眼下所谓的经济改革,不仅仅是解体自然经济,也要建立一套成体系的市场经济。”

“所谓市场经济,简单来说便是刨除官方客观影响,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的经济体制。”

“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朝廷只充当调解者,而不再介入其中,充分调动市场活力,加强咱们大明的生产力发展!”

他如此说着,见朱高炽一脸迷惑的样子,便继续道:“大哥若是还是不懂,便可理解为我大明日后不再需要男耕女织!”

“改革之后,大明朝该种地的种地,该打铁的打铁,能做工的做工,所有百姓都以自己的劳力换取钱财,再从市场上购买生活所需的物资!”

“如此改革,有两点好处,一则,让个人专职己业,可以减少百姓的经历分散,制造出更多的资源。”

“二则,有了市场体制之后,只需建立好监度体系,日后大明朝的税收便可施行一条鞭法,即去除杂物税,以后统一收取银两铜钱,免去中间火耗,节省民力!”

“至于户籍限制问题,这件事大哥也无需担心,咱们以史为鉴,宋朝并无咱们大明这般户籍制度,也不见人人都可行商。”

“须知,市场是一个很考验个人头脑和运气的存在,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能力去经商。”

“反倒是眼下的户籍制度,已经极大阻碍了大明发展,举个例子,眼下大明朝户籍讲究一个传承。”

“农民的后代便只能是农民,匠人的后代便只能匠人,同理,大夫的后代,也只能是大夫。”

“如此传承看似稳定,却忽略了百姓自身的发展问题,万一农家张姓的儿子擅长打铁,李家大夫的后代只会种地,如此限制,岂不是限制了人才流动?”

“至于大明银行的建立,并不需要国库出资多少,可以用借贷的形式,由我琼州银行出资两千万贯作为大明银行初始资本。”

“其中一千万算是琼州银行入股资本,另一千万算作大明银行的借贷金额,可以先建立银行,等赚钱之后,再行返还!”

“可是!”朱高炽一听要从琼州借两千万贯,心中便是一惊,即惊讶于琼州的豪富,又觉得有些肉疼。

说是赚钱了以后再还,万一血本无归,岂不是意味着大明国库要欠琼州一千万贯?

一千万贯可不是小数目,看着是简简单单千万两白银,可实际上却是一百亿钱之多!

以当前物价来算,一旦亏本了,就要支付大明朝一年半数的常规粮食收入,这可是伤筋动骨的事情。

不过他可是刚一出口,朱棣便拍板道:“此事高炽你不用多管,钱的事情朕来想办法!”

看着朱高炽的反应,他是真的很想骂自己儿子格局小了,不就一千万贯么,等大明宝船返回,要多少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