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这是什么?”朱标好奇地问。
马皇后随口答道:“这是苏河画的他那身衣服的样子。他说一匹布能做好几件,我让玉儿去织室找人按图做了,明日看看如何。”
朱标之前就好奇苏河的衣服,立刻说:
“玉儿,去织室时,让裁缝多做一套送去东宫,我也试试。”
“奴婢知道了,太子殿下。”玉儿应道。
这时,苏河已将陶罐放到石桌上,让冰儿拿来三个瓷盆。
放好东西,他才发现朱标和朱棣:
“太子殿下来了!永乐大帝,你也来了!”
看见传说中的永乐大帝,他显得挺高兴。
被直接叫“永乐大帝”的朱棣,脸色微变,苦笑着提醒:“那个…你叫我朱棣,或者四皇子就行。”
苏河爽快答应:“好的永乐,我尽量改。”
朱棣嘴角抽了抽,无话可说。
“苏兄,这是快成了吗?”
朱标看着准备就绪的东西,心情急切。
“快了快了!”苏河说,“太子,四皇子,你们力气大,过来帮忙抓紧这块屉布。”
朱棣心里虽不情愿干活,但看到朱标已经脱下蟒袍挽起袖子,也只能照做。
兄弟俩一左一右拽紧屉布。
苏河则高高举起瓦罐,将里面沉淀的草木灰和液体倒入屉布中央。
“缠紧,用力拧!把里面的汁水都拧出来!”
一声令下,兄弟俩同时用力,黑灰色的碱水迅速渗出。
看着这颜色,苏河心中一喜:
“成了!但还不够纯。冰儿,再拿几张新屉布来,得多过滤几次才能得到金黄的碱水。”
冰儿很快取来新屉布。
残余的草木灰被丢弃。
两人再次抓紧屉布,苏河倒入上一次过滤的液体。
如此反复几次,第二次滤液呈淡黄色,第三次没了黑色,第四次终于呈现出大半盆金黄色的碱水。
朱标激动不已:“苏兄,这就是你说的好东西?!”
原本端坐的马皇后也忍不住站起身。
在午后阳光映照下,盆中金黄的碱水波光粼粼,映在每个人的脸上。
“苏河,这碱水怎么用?”马皇后抬头问道。
其他人也把目光都集中到了苏河身上。
“娘娘,用法很简单。”苏河解释道,“揉面团时,加入老面发酵后,再加一勺碱水就行。这样蒸出的馒头或烤出的烧饼,味道会和你们平常吃的完全不同。”
马皇后迫不及待地吩咐侍女:“冰儿,按苏河说的,去御膳房让厨子试试做馒头和烙饼。”
苏河从盆里舀出一些碱水,倒入另一个瓷盆递给冰儿,并特意嘱咐:
“记住,一勺就够了,千万别多放,不然味道会发涩。”
酸碱中和很重要,量必须合适。
“知道了,苏公子。”
冰儿应声,带着碱水快步赶往御膳房。
木屋外,马皇后接着问:“还有盐呢?你说能让盐变干净,现在能做吗?”
相比改善口味的馒头,盐作为战略物资,才是她最关心的。
苏河曾说过,他们吃的粗盐含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对身体不好。
“娘娘别急,现在就能做。”
苏河说完,转向朱标,“太子,麻烦你去烧些水。”
提纯盐的第一步,是把粗盐溶在水里,制成饱和食盐水。
朱标动作麻利,熟练地用火折子点燃无烟灶里的柴火。
在良好通风下,火焰很快燃起。
他还往排烟口上的树叶洒了些水。
朱棣在一旁看得一愣一愣,马皇后也很惊讶,她是第一次见太子做这些事如此熟练。
朱标准备好后,苏河开始忙活。
他用石块把粗盐研磨成粉,倒进清水中搅拌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