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拜师礼按礼制进行,焚香祷告的青烟绕着供桌盘旋。
朱雄英捧着一盏小巧的青瓷茶杯,踮着脚尖,用稚嫩的小手举到苏河面前,奶声奶气地喊:
“老师,请喝茶。”
苏河蹲下身接过茶杯,温热的茶水入喉,带着淡淡的茶香。
这拜师礼一成,他便成了大明名副其实的帝师。
朱雄英这声“老师”,分量重过千斤。
朱标站在一旁,看着儿子终于拜得良师,眼中满是期待。
有苏河这样懂后世之学的人教导,雄英将来或许真能超越历代帝王,带领大明走向更强盛的未来。
马皇后、常氏等人也松了口气。
苏河彻底与老朱家绑定,往后大明的革新之路,又多了一员猛将。
“老师,父王说您要教我好多东西,今天我们学什么呀?”
朱雄英拉着苏河的衣角,眼神里满是好奇。
“今天我们先学文字。”苏河笑着说。
“文字?”朱雄英歪着脑袋,“雄英会写字,还会背诗呢!”
不仅是他,朱标也走上前,满脸疑惑:
“苏兄,雄英半年前就认全了常用汉字,还能写短文、背诗词,为何还要重新学文字?”
明初民间识字率不足百分之一,哪怕是世家子弟,也要花三五年才能熟练掌握繁体字的读写。
苏河要教的,正是打破这一困境的关键。
他从随身的锦盒里拿出一本线装书,封面写着“启蒙识字册”四个大字:
“因为现在的汉字太繁琐,不利于推广。我这书上的字,是简化过的简体字,书写更快、记忆更易,若能推广开来,十年内大明的文盲至少能减少一半。”
朱标接过书翻开,瞳孔骤然收缩。
书页上的字与他熟悉的繁体字相近,却少了许多笔画。
哪怕从未见过,也能一眼认出。
他连忙拉着常氏来看:
“爱妃你看,这‘学’字比原来少了四笔,‘国’字直接框住‘玉’,简单多了!”
常氏也惊叹不已:“以前教雄英写‘龙’字,光笔画就要数半天,这简体字一看就会,真是太神奇了!”
马皇后也拿起一本册子,翻到后面的《静夜思》对照页。
左边是大明常用的繁体字,笔画纵横交错,写出来密密麻麻。
右边是简体字,“床前明月光”五个字最复杂的也不过十笔,整篇诗看下来干净整洁,赏心悦目。
“好!这简体字好!”
马皇后越看越激动。
她出身书香世家,深知识字之难。
“往后大明的课本,都要用这简体字!我这就跟重八说,让工部赶紧排版印刷,先在国子监试点推广!”
隔壁房间里,朱元璋正贴着用小刀捅破的布窗洞偷看,见外面众人围着书本议论纷纷,急得抓耳挠腮:
“什么字能让他们这么高兴?苏河这混账小子,有好东西怎么不先给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