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收网(1 / 2)

“大将军,有三人已经趁夜出现在魏峥的营帐附近,一名锦衣卫校尉,一名火头军,还有一名...总兵!”

夜幕如墨,一名玄衣锦卫悄无声息滑入李景隆的中军大帐,单膝跪地时玄色衣摆扫过地面,带起微尘。

李景隆指尖猛地攥紧了正在擦拭的银枪,冰冷的触感瞬间传遍全身。

他早已知晓南军中有燕军细作潜伏,却没料到竟有总兵这等高位者。

但转念间,他眼底掠过一丝冷光——一份假情报能钓出三条鱼,倒是意外之获。更妙的是,这三人显然互不知底,否则怎会同时撞进网来?

“福护卫命属下请示,是否继续布网?或许还有漏网之鱼。”黑衣人见李景隆久不言语,喉结微动着追问。

“不必了。”李景隆松开手,甩臂挽出了一朵枪花,“一下子有三人掉入陷阱,他们已经够蠢了,即便还有其他细作,想必也不会再现身了!”

“该收网了!”

黑衣人抱拳起身,腰间绣春刀的鲨鱼皮鞘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转身没入帐外暗影的瞬间,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李景隆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径直走出了大帐。

这场戏,没他怎么继续?!

夜幕下,李景隆鬼魅般出现在魏峥帐外的暗影里,看着那三人先后溜进魏峥的营帐,他的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抬起右手轻轻一挥。

这些自以为是的暗棋,终究成了他棋盘上的死卒!

“发现燕军细作!立即拿下!反抗者格杀勿论!”福生的怒吼陡然撕裂夜的寂静,十几名玄衣锦卫如猎豹般扑入营帐,绣春刀破风的锐响刺破了营中沉寂。

“何人放肆?!”

“你们要反了不成?!”

帐内先是厉声呵斥,随即爆发出金铁交鸣的脆响,却在数息后戛然而止。

这短暂的骚动像一块巨石投入湖面,瞬间引来了周遭营区的官兵,连几位副将也闻讯赶来,层层叠叠将魏峥的营帐围得水泄不通,火把攒动如昼,连蚊虫都难飞出去。

“出了何事?”

李景隆适时从暗影中走出,步履沉稳地踏向人声鼎沸处,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惊愕。

“大将军!”

众人纷纷侧身让路,甲胄碰撞声中,齐刷刷的躬身行礼。

李景隆摆摆手,掀帘入帐时,铁铉、平安、盛庸与傅忠已紧随其后。

帐内烛火被风吹得摇曳,魏峥手握绣春刀僵在原地,刀尖还滴着血,看向李景隆的眼神里满是慌乱。

地上躺着两具尸体,剩下那名总兵被刀架着脖子,血从嘴角淌到胸襟,洇出深色的花。

“这是做什么?自相残杀吗?”李景隆扫过满地狼藉,眉头紧锁,语气里满是不解。

“少主,这三人皆是燕军细作!”福生上前一步,靴底碾过地上的血渍。

“冤枉!”被擒的总兵嘶哑着嘶吼,面如死灰却仍在挣扎,“大将军明鉴,是误会……”

魏峥也跟着辩解,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李景隆却像没听见,目光骤然盯在桌案上的紫檀木盒上,惊得后退半步:“魏指挥使,你怎么把它拿出来了?”

“我不是说过,此事只有你我与福生知晓?为何要示于人前?你...难道你与他们...”他话音顿住,难以置信地盯着魏峥,失望如潮水般漫过脸庞,连连摇头。

“大将军,绝无此事!卑职冤枉啊!”魏峥的脸瞬间惨白,握着刀的手开始发抖。

“这盒子里是什么?”傅忠上前指着木盒,甲胄上的铜扣叮当作响。

李景隆长叹一声,声音里裹着疲惫:“北境急报,燕军围困真定已有十日,耿老将军孤立无援,快撑不住了。”

“我本打算带平安、盛庸二位将军先行北上,这木盒里便是应敌之策——若我有不测,便让魏指挥使亲手呈给陛下。”

他看向魏峥的眼神冷得像冰:“可我万万没料到,你竟勾结细作,要将此策送往北境!”

言罢,李景隆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瞪了魏峥一眼,再一次失望得摇了摇头。

“魏峥!你身为锦衣卫指挥使,食君之禄,为何要做这等勾当?!”平安按捺不住,怒声质问,甲胄摩擦声里满是愤懑。

傅忠的刀已经拔出了一半,要不是有人拦着,恐怕已经直接动手。

“卑职发誓,绝没有勾结燕逆!”魏峥急得额头冒汗,却不知如何辩解。

“你看这木盒...”李景隆突然拿起盒子,指着上面的刀痕,声音陡然拔高,“这分明是外力所致!魏峥,你还敢狡辩?!”

“吃里扒外,只怪本将军错信了你!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你!”

魏峥猛地抬头,死死盯着李景隆。

他终于明白,自己掉进了一个精心编织的网。

“少主,该如何处置他?”福生躬身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