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北上追杀(1 / 2)

“小人谁的人都不是,此生只有一位主子,便是先太子殿下。”钟叔苦笑着摇头,眉宇间掠过一抹复杂难辨的神色。

他顿了顿,声音添了几分怅然:“留在晚枫堂,不过是念着那里曾是先太子生活过的地方,一晃眼,小人已在那里守了二十余年。”

“至于嫣儿小姐,”谈及嫣儿,钟叔缓缓从怀中取出一方锦帕,指尖摩挲着布料,语气柔和了些许。

“这是嫣儿小姐的物件。那日小人从后山砍柴回来正好遇见了嫣儿小姐,见小人满头大汗的样子,她便拿出这巾帕,亲手为小人擦了汗...”

话至末尾,他抬眼望向李景隆,目光清澈得毫无遮掩:“无论此事背后藏着怎样的阴谋,孩子总归是无辜的。”

李景隆沉默片刻,冷冷开口:“萧指挥使,先为钟叔处理伤口,准备撤回。”说罢,转身向院外走去。

他自始至终都在试探钟叔,毕竟钟叔是朱允炆安插进晚枫堂的人,若对方撒谎误导,便会错失真正的幕后主使。

更重要的是,钟叔今日亲眼见他擅自调动锦衣卫,此事若传到朱允炆耳中,必是天大的麻烦。

方才若钟叔的回答有半分破绽,或露出丝毫撒谎的痕迹,他定会毫不犹豫地杀人灭口。

可几番试探下来,钟叔似乎并未说谎,除非对方藏得太深。

只是李景隆心中仍有疑虑,面对满院尸首分离的惨状,钟叔的平静实在反常。

就在李景隆走出数步时,身后又传来钟叔的声音:“上次董成安的消息,确实是我泄露给陛下的...”

“但小人只说有个戴着头套、五花大绑的人被押进了晚枫堂,并不知晓那人便是董成安。”

李景隆脚步微顿,却未回头,径直走出了院子。

钟叔这句话,既印证了他当初的猜测,也相当于递上了投名状——至少今后,钟叔不会再为朱允炆传信。

良久后,李景隆抱着嫣儿翻身上马,直奔京都方向。

受伤的钟叔,他让福生安排两人护送,在后缓慢随行。

其余人手则由福生带领,继续追查杀手的踪迹。

既已知晓杀手头领是张玉,他绝不可能让张玉活着返回北境。

还有那名突然出现的神秘高手,他必须要弄清楚这个暗中相助的人是敌是友,什么来历。

至于锦衣卫,此次为营救嫣儿擅自调动,本就坏了规矩。

萧云寒不能离开京都,否则一旦被朱允炆察觉,绝不会善罢甘休。

后续追踪张玉的事,只能交由晚枫堂自己的人去办。

...

回到晚枫堂,看着袁楚凝与嫣儿母女重逢的画面,李景隆心底的自责愈发浓烈。

他清楚,朱棣之所以派人冒险潜入京都劫走嫣儿,无非是想以孩子为人质,逼他拒绝北上平燕的调令,甚至日后在战场上也能以此为要挟,逼他妥协。

可朱棣没料到,朱允炆比他更狠——根本不给李景隆重掌兵权的机会,反而派了吕家之人出任南军主帅。

“没事就好,平安回来就好。”李母轻轻拍着泪流满面的袁楚凝,自己也红了眼眶,几乎老泪纵横。

嫣儿被劫后,晚枫堂上下无不为之揪心,此刻见孩子平安归来,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听闻钟叔为救嫣儿险些丧命于杀手刀下,李母不仅亲自向钟叔致谢,还特意让人将他居住的偏院好好修缮一番。

“母亲,嫣儿既已平安归来,孩儿便可以放心离开了。”李景隆沉默片刻,终是缓缓开口,语气里藏着难掩的决绝,“我会派人暗中护佑你们,今日之事,绝不会再发生。”

“你要走?”袁楚凝猛地转头,眼中满是惊异,不舍如潮水般漫过眼底,声音都微微发颤。

“有些事必须要去处理,故而得离开京都一段时日。”李景隆点头,勉强牵起一丝笑意,语气带着叮嘱,“为保安全,你们还是暂时搬回城里住吧。”

“不必!”没等袁楚凝回应,李母已率先开口,语气里满是刚烈,“老身倒要看看,究竟是谁这么大胆,敢三番五次对付李家!”

她望着李景隆,眼神坚定:“你安心去办你的事,家里有我在,出不了差错。若是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倒让人觉得我们李家怕了!”

李景隆知晓李母的性子——当年在死牢中,他便见识过这份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