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后,江夏太守府。
刘禅刚结束上午的习文,此刻正沉浸在午休的慵懒时光里。腻歪在甘夫人身边,享受着阿母的温情。
此时他依偎在甘夫人温暖的怀抱中酣睡,小脸睡得红扑扑的。
甘夫人坐在榻边,手中团扇轻摇,为爱子送去缕缕清凉,慈爱的目光片刻不离。
两位姐姐安静地坐在一旁做着女红——自长坂坡惊魂被赵云救回后,她们格外珍惜这劫后余生的安宁,
每日午间必来陪伴母亲与幼弟,哪怕只是这般无声的相守。
不过此时却有人前来破坏这温馨的一刻。
“夫人,主公!”门外丁奉的声音隔着门扉传来:“关将军命人来请主公到太守府议事!”
甘夫人皱了皱眉,她乃深闺妇人,不谙军国,只觉阿斗尚在稚龄,二叔关羽怎会唤他议事?
她疑惑问道:“君侯可曾说所为何事?”
“送信之人并未明言,”丁奉在门外答道,“只说主公的老师元直先生也在。”
毕竟这个年代还是非常尊师重道的。
闻听徐庶同在,甘夫人心中稍安,既是元直先生也在场,想必自有道理。
她不再迟疑,轻柔唤醒刘禅,动作麻利地为睡眼惺忪的儿子更衣。
两位姐姐也立刻围拢过来,一个细心为他梳理被压得微乱的发丝,另一个则唤来侍女端水为他净面。
不一会儿,还有些懵懂的刘禅就被甘夫人轻轻推出了院门。
刘禅回头看了看已经关上的房门,欲言又止。
最终只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果然表现的早慧,连偷懒贪睡的时光都要被剥夺了。
“主公,请随末将来。”丁奉的声音依旧恭敬沉稳,高大的身影在前方引路。
太守府正堂离甘夫人的居所不远,但这段路刘禅走得并不轻松。
他此时脑内飞速的运转,前世此时,正是周瑜首攻江陵受挫之际……所以江夏若有变故,源头必在江东!!
难道那周瑜见江陵久攻不下,又见父亲挥师荆南,便欲背弃盟约,偷袭江夏?
不对啊,按照前世人们对周公瑾评价,此人虽然气量不大,但好歹也是正人君子,信守承诺之人,万万是不会当鼠辈的。
不对!纵使周瑜气量不广,史载其亦为信守承诺之人,断不会行此鼠辈行径……
可除了江东,还有何变故,能让二叔这般骄傲之人,召一个两岁稚童参与军议?
不得不说,年轻的脑子就是转的快,几步路之间,刘禅脑海里面已经千思百转,想了无数个可能,直到——
“主公,太守府已经到了!”丁奉与议事堂门口站定,手扶腰间短戟,目光锐利。
刘禅抬头,望着门楣上“江夏府”三个庄重的大字,深吸一口气,甩开脑海中的各种想象,吃力地迈过那道对他来说还有些高的门槛。
太守府正堂,此地便是整个江夏的军政中心。
前世居于江夏之时,他尚是懵懂幼儿,故从未来到过此处,
没想到今第一次来,却并不是跟随自己父亲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