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我数万大军压境、不日即将强攻柴桑之势!
我要周瑜后方震动,寝食难安!
我要他不得不从彭泽那里调集军马,回援老巢!”
薛仁贵,抱拳领命,声音斩钉截铁:
“军师放心!薛礼此去,定叫柴桑城头一日三惊!
周瑜若不回兵,末将便当真叩城”
薛仁贵心中也有打算,以他勇猛作风而言,仅仅佯装攻城,吸引敌军回援怎么能表现出他的能力?
从昨夜到今日,薛仁贵是真真见识到主公麾下,谋臣如云,勇士如雨的场面,
无论是之前跟在主公身边的丁奉、高长恭、林凤翔等人,
又或者此时在此地的庞军师、秦良玉、戚继光、郑成功……
哪个不是人中豪杰、军中猛士?
若不奋勇争先,如何能在主公眼中留下印象?
尤其是此时正乃勤王救驾之时,更是需要将一身所学淋漓展现,方能脱颖而出!
所以他本就做好打算,若周瑜回军救援柴桑,则设好埋伏,将援军一网打尽!
若周瑜无有回防之意,则遵循军师之命,将缺兵少将的柴桑一战而下!
让东吴众将首尾不能相顾!
安排完新来三将,庞统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目光转向一直静立的秦良玉:“秦将军!”
“末将在!”秦良玉手中长枪一顿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余下一万七千白杆兵,随你我主力,沿陆路,急进!”庞统的手指狠狠戳在彭泽南岸,
“待郑成功水扰南岸、薛仁贵威逼柴桑,周瑜阵脚松动、首尾难顾之际!
我主力自南岸高地,俯冲而下!
以戚继光的鸳鸯阵为锋矢,强突江东岸上步卒防线!接应主公主力登岸!”
于此同时,
全椒,曹洪军营。
接到张辽的信件,曹洪并未如张辽所料那般畏足不前。
他即刻下令,将军中斥候悉数遣出,严密侦伺历阳、濡须口等地的孙军动向。
前几日,许昌传来曹操的军令:命他可采信张辽之判断,必要时务必守好张辽合肥大军的侧翼。
曹洪此人,虽以贪财惜命闻名,却对族兄曹操一片赤诚。
昔日曾多次为救曹操性命,不惜亲蹈险地。
再者,他虽素日里对张辽这等降将颇存轻视,但身为将领的基本素养仍在。
如今既有立功之机,他亦断不会畏缩不前。
不到半日,曹洪麾下斥候回报,濡须口孙权大营看似旌旗密布,但炊烟稀疏,巡哨有异,兵力远非表面那般雄厚。
曹洪疑窦丛生,决意派小股精锐前出试探。
几番小规模野战之后,孙权已察觉曹洪动向。
他知道,此时曹洪怕是已近开始起了疑心。
索性本来他驻扎于此,目标就不是曹魏,营中兵马也多是新募之兵,既然曹洪开始怀疑,他也不准备继续在这里佯装。
他环视朱治、诸葛瑾等将,沉声道:“周瑜奇袭既已发动,我军滞留此地徒劳无益。
传令,全军秘密整备,撤回柴桑!”
诸葛瑾上前一步,进言道:“主公明鉴。
然若骤然拔营,恐曹洪乘势突袭,我军尾阵难保。
不若徐徐退兵,遣一得力大将断后守护,方可保无虞。”
孙权颔首称善,当即下令依计行事。
曹洪见吴营反应暧昧,疑心更重。当夜,他亲率精骑突袭濡须口大营,欲探虚实。
及至营前,但见火光寥落,一片死寂。
闯入营中,方知早已人去营空!
“中计!”曹洪心中一凛,旋即怒意升腾,“追!休教孙权走脱!”
他点齐麾下轻锐,循着吴军撤离的痕迹疾追。
然而追出不远,行至一处险隘,两侧密林间杀声骤起,伏兵尽出!
火光下箭矢如蝗,滚木礌石呼啸而下。
原来孙权依诸葛瑾之计,早遣一支偏师设伏于此,专候追兵。
所幸东吴主力大将如陈武、徐盛等,皆已随吕蒙主力奔赴彭泽,此间伏兵并无顶尖战将坐镇。
曹洪临危不乱,怒吼一声,挺枪跃马,当先冲锋!
他武艺超群,枪势如龙,硬生生在伏兵阵中撕开一道血口。
麾下士卒见主将如此悍勇,紧随其后奋力冲杀。
一番血战,曹洪虽率部突破重围,自身也折损不少兵马,锐气已挫。
他心知吴军主力已远,且有伏兵阻截,再难深追。
勒马回望,曹洪目光转向历阳方向,断然下令:
“回军!转取历阳!”
与其徒劳追击,不如趁此良机夺取江北要地,以策应合肥张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