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二狗挺起胸膛,大声答道:“火药之事,不可不慎。要不然就像王恭厂那样,一炸五条街……”
“是两条街。从今往后,再让本宪看到,你们不验腰牌就放人出入,老子撤你的职。”
“是,兵宪。”
朱万年看得连连咋舌,直呼规矩如此苛刻,真是世间少见。
只怕紫禁城的出入盘查,也没有这般严厉。
杜存义等几个秀才更是心头一凛,连忙把火器局章程,重新默念了一遍。
众人一一验过腰牌,进了坊门,里面反倒没那么严苛。
工匠的家眷都在坊内住着,难免有孩童嬉戏的声音传出,女眷探头探脑偷看。
到了工坊大院,孙元化和工匠头目都集齐了,于是开始议事。
第一条不是怎么做东西,而是解决火器局的生活。
陈子履告诉大家,火器局要存储大量火药、火器,必须非常注意。
除了打铁工坊所在的偏院之外,其余地方一律严禁生火。
不许生火做饭,灯笼也要做成防火的。四百多名工匠,以及两千多家眷的饮食,全由坊外送进来。
其二,讲了两种火器,即火箭和震天雷的制造方式。
在以前,一样东西通常由一个熟练匠人,做完所有工序。
比如说造弓匠,干、角、筋、胶、丝、漆,什么都得会,一个人干完所有活。
顶多在外面采购一些胡丝和生漆。
按这个传统来办,未来一定会出现火箭匠,震天雷匠,就好像雕鼻烟壶那样,把做东西做成一门艺术。
熟练工匠做出来的东西,或许更加精美,然而做得实在太慢了。
况且大家学做火箭,没有大半年,不可能学会所有工序。到时,城池说不定已经沦陷了。
所以陈子履把所需的部件,全都设计成了可装配的。
比如平衡杆,就由五个木匠专门来造。
就照着样品,用游标卡尺来量,用银秤来秤,务求长短、粗细、重量,全都一模一样。
再怎么精益求精,一个木匠,一天总能刨出两根杆子吧。
五个木匠,一个月就刨出三百根。
所有部件均照此办,只要尺寸不偏差太多,就能装配起来。
这样,每个工匠都做自己擅长的事,东西就做得快了。
其三,陈子履还说了奖惩规矩。
还是以造平衡杆为例,一天刨两根为不功不过。每多刨一根奖5分银子,少刨一根扣5分银子。
目标是每个月造三百个莱阳火箭,五百个震天雷。
兵备道署出银子,向火器局买下这些东西。
莱阳火箭15两一发,震天雷1两一颗,每个月的预算是5000两银子。
刨去工钱、材料等开支,剩下多少钱,全部打赏给工匠们。
所以,谁都不要磨洋工。
哪个磨洋工拖了后腿,就把家眷扔到外面,和普通百姓一起挨饿去。
孙元化暂任火器局提举,早就知道这些章程,然而在一旁听着,却仍感到非常震撼。
要知道,莱阳火箭有二十多个部件,是非常精密的东西。
四百多人各造各的,到最后还能装配起来,这得多么默契才行啊。
陈子履却很有信心,拍着桌子,向二十几个工匠头目道:“本宪早就算过,每人每月最少拿五六两工钱。一万五千两,本宪已经准备好了。是一起发财,还是等着城破受戮,你们自己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