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一波三折(1 / 2)

“京郊咱们那个马场你知道吧,也是程少爷的,里面可不光有马。”

“我头一次跟着他去的时候,头狼正带着一帮狼造反,程少爷赤手空拳把头狼打死了。”

“那时候他才十三岁啊!”

手下艰难的吞了吞口水:“头狼?打……打死了?”

“那之后狼群就把这位少爷认作了头狼。”乔明恍若未闻的接着说道。

骇人听闻!

头一次听说狼认人当头狼的,更何况那时候的程恩年才十三岁。

打那以后,乔明的手下再也不敢看不起程恩年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的程恩年满心满眼的都是苗粟粟。

苗粟粟从买卖市场出来之后,直奔肉铺,卖做罐头需要的材料。

说起做罐头,苗粟粟心里也没谱。

做罐头只是她的视频灵感之一,来到小世界之前,苗粟粟也只来得及收集了资料,并没有真正的动手做过。

所以即使苗粟粟在乔明面前信誓旦旦的打了保票,但实际上都是空话。

现在已经是下午,肉铺的肉早就卖光了,就连猪下水都没了。

肉铺上方挂着的板子上写着硕大的“售罄”二字,苗粟粟不禁有些绝望。

开工厂的第一步就这么折在半路上,真是有些出师不利啊。

但也不能白出来,苗粟粟转战供销社,她对自己的手艺有数,所以买了相当数量的调味料。

毕竟——试错是需要成本的。

苗粟粟拎着调味料来到国营饭店,李秀红正坐在空桌上和刘姐说话。

看到苗粟粟大包小包的走进来连忙去接,“哎哟哎哟,买的都是什么啊,这么一大兜子。”

苗粟粟擦擦额头的汗,没解释袋子里的东西,先说了一句:“妈,我辞职了。”

“辞职啊,那是……”李秀红一边放东西一边回应着苗粟粟。

乍一听到辞职这个词,李秀红心里还犯嘀咕,辞职是个啥东西,好到让她闺女买了这一大兜子。

放下手里的东西,李秀红琢磨过味儿来了。

“啥?你再说一遍,啥叫你辞职了?”

国营饭店空旷的后厨里,一帮人沉默的坐在一起,谁也不说话。

坐着的人中有惆怅的、有愤怒的、有失望的、有疑惑的……

这些情绪无疑是对着一个人来的——站在后厨门口不敢走进去的,苗粟粟。

试问在这样的年代,老师等于什么?

铁饭碗!

铁饭碗意味着什么?

只要学校不倒,苗粟粟就一直有钱赚,有饭吃。

苗粟粟的教学手段和其他老师不同,用不了几年就能升主任,没准儿还能当副校长。

但现在这些美好的祈愿全都胎死腹中,因为愿望的主人公,辞职了。

“叔叔阿姨,你们也别太生气,我觉得粟粟肯定是有她自己的原因的。”张孟试图帮苗粟粟解围:“虽然教师挺吃香的,但是毕竟拿的死工资……”

“小张你不用替她说话,她现在主意大得很,好好的工作说辞就给辞了。”比起李秀红,苗卫平反而更生气。

这些日子的相处,早就让他们把苗粟粟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

谁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闺女往火坑里跳呢?

“爸,人家孟哥都知道我有原因,你怎么就不能听我解释呢?”苗粟粟试图替自己喊冤。

“你别叫我爸,我不是你爸。”苗卫平大手一挥:“你是我爸!”

苗粟粟脸色一变,瞬间低下了头。

苗粟粟脸色变化之快就连李秀红都有些不忍心,推推苗卫平:“行了你,说两句就行了,辞都辞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是啊,老苗,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你不能老是拘着她。”卫叔也帮着说话。

事实上,苗粟粟此刻的心情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并没有因为苗卫平几句批评的话感到伤心,只不过苗卫平说的那几句话实在是太有喜感了。

如果不低头,苗粟粟怕自己笑出声,到时候恐怕更不好收场。

显然其他人回错了意,不遗余力地帮着苗粟粟说话。

虽然苗卫平一开始很生气,但经过大伙的劝说已经已经有些好转。

再加上现在苗粟粟一直“愧疚的”低着头,苗卫平甚至开始反思自己刚才的话是不是真的有些过分。

此时的苗粟粟心里在担心另外一件事,仅仅是辞职就引起父母这么大的怒火,如果她把理由全盘托出,会不会……

可问题是她要建工厂这件事不是小事,她不想瞒也根本瞒不住。

“好好的工作非要辞职……”虽然心里依旧愤愤不平,但苗卫平还是强压怒火选择了息事宁人。

“算了,既然辞了职就好好想想下一步要走的路,不能吊儿郎当的瞎混,这年头的日子可没那么好过。”苗卫平叹了口气,拍拍袖子上的灰站了起来。

“粟粟,还不快谢谢你爸,下次可不能在这么莽撞了。”刘姐喜笑颜开。

“粟粟你爸说得对,这年头有个好工作不容易。”卫叔随口问道:“我看你这孩子是个有主意的,既然辞职了那肯定想好下一步要怎么走了吧?”

此时的苗粟粟正在走神,满心满眼都是如何向苗卫平解释自己辞职是为了开工厂这件事。

李秀红走过去推了推苗粟粟,“这孩子想啥呢,你卫叔问你话呢。”

“啊?哦哦,”苗粟粟懵懵地抬起头:“准备筹钱开工厂呢。”

……

后厨顿时鸦雀无声,甚至比刚才众人得知苗粟粟辞职时还要安静。

……

“臭丫头,你给我过来来,开工厂?我看你是要造反!”苗卫平手里抓着一只鞋,怒气冲天地吼道。

苗粟粟又不傻,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老实听话。

她绕着后厨的桌子试图甩开苗卫平,“爸,你听我解释爸,你这是干嘛呀。”

“老苗老苗,粟粟还是个孩子,有啥话不能好好说?”

“苗叔,咱们有话好说,先把鞋放下。”

卫叔和张孟成了阻拦盛怒的苗卫平的主力。

李秀红和刘姨见缝插针的劝说——

“苗卫平你这是干啥啊,咋还能打孩子呢?”

“是啊老苗,啥事有孩子的身体重要,这么漂亮的闺女打坏了不得心疼啊?”

此时的苗卫平是一个人顶十个人,早年又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浑身就趁一把子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