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宋帝国朝堂上时常可以看到年轻的面孔,在虎贲之中也时常能够看到年轻人。
大宋帝国在十三年的时间里,国力起码增长了整整一倍!
西夏帝国第一个成为和大宋帝国一样地君主集权制国家,所以它在各方面学习大宋帝国,由于国内人口并不是很多,再加上大夏商盟地经济扶持,西夏帝国国内民风彪悍,强者也仿佛雨后春笋一样。
中山帝国学着大宋帝国,第三个实行了改革,正式将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写进了法律之中,国家财政开始划拨大批的资金进入教育建设。
大宋帝国地两个铁杆盟友都首先完成了改革,综合国力蒸蒸日上,让附近地一些国家地皇上都有些蠢蠢欲动了起来,朝堂上的一些人多次劝导皇上进行改革,但是皇上受限元老院,想改革却很难,他们可不像西夏帝国与中山帝国一样,这两个国家都直接进入了大夏商盟经济圈,可以利用大夏商盟的渠道谋取利益,而这些国家可不行。
想要完成变革?可以!加入大夏商盟经济圈,成为大宋帝国的盟友,与大宋帝国签署攻守同盟条约,大宋帝国不拒绝任何盟友。
但是这些国家的元老院却并不想将自己的命脉掌控到大夏商盟手上,如果两国发生不愉快,大夏商盟掐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无疑是限制了他们的财政,所以元老院极力阻止。
当然也有一些开明的国家,国家主人说服了元老院,正式加入了大夏商盟经济圈,与大宋帝国确定了盟友关系,开始学着大宋帝国进行改革。
对于新来的盟友,大宋帝国都会提供一笔巨额的无息贷款,以供他们对国内进行建设。
大夏商盟也不怕他们毁约,因为这些协议都是经过了双方王朝见证的,如果它毁约,这就是在直接打王朝的脸,如果大宋帝国出兵攻伐,他们的王朝都没有话说。
如今这片地区帝国之中谁是霸主?毫无疑问的就是大宋帝国,在这片区域之中得罪大宋帝国,一个未来的王朝,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更何况还有大夏商盟这个霸主级势力。
随着大宋帝国的文化不断输出,大宋帝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再加上大宋帝国的综合国力蒸蒸日上,在地区之中就像标榜一样,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学习。
对于大宋帝国的崛起,羽化王朝一直保持着支持的态度,同时国内还和大宋帝国一样,正在进行改革,军制改革和文化改革都在同步进行,看来他们也意识到了普通人的力量,不再将目光放在那些占据少数的贵族身上。
每个国家都有数量庞大的人口,这些人口曾经不被国家重视,认为他们是贱民,因为他们普遍智商低下,因为他们普遍修为低下,没有任何的培养价值。
但是随着大宋帝国国内的人才的爆发式增长,其他国家都看到了普通人的能量,开始学着大宋帝国一样注重普通人的培养。
未来,在这些普通人成长起来之后,在得知了自己为什么能够得到培养与重视,他们一定会感谢大宋帝国,感谢赵毅这个人。
赵毅不仅仅改变了自己的国家,同时也改变了周边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会改变整个人族的命运。
此时赵毅还并不知道他做的这些会在整个人族掀起什么样的风暴,而正是因为他做的这些事情,在未来的人族之中,他的声望简直超过了当代人皇,被普通的人称之为无冕之皇!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了,现在的赵毅只是在北方这些国家之中拥有极大的威望,而这威望不是别人给他的,而是大宋帝国的综合国力提升给予他的。
现在的大宋帝国俨然已经成为了地区的中心,除了那些选择闭关自锁的国家,大部分国家在文化上都收到了大宋文化的影响,变成了泛大宋文化。
是的,这个名字是其他国家给这个文化取的名字,大宋文化拥有很强的传播性与包容性,生存能力非常顽强,只要这个文化进入到当地,就会自然的融入当地之中,与当地的文化互相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但是它的主体文化还是大宋文化,所以人们给它去了一个名字,叫做“泛大宋文化”。
大宋帝国的经济与文化高速发展,文化不断在进行完善,十年的时间里,大宋帝国成为了地区的中心,曾经那些闭关自锁的国家,遭到了灭绝性的打击,他们遭到了泛大宋文化国家的攻击,而泛大宋文化在经过改革之后,经济和军事都超过了这些闭关锁国的国家。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铁一般的定律!
一些野心勃勃的国家经过各种改革实力强大了起来,他们开始向周边那些文化与经济落后的国家发动了战争,大军压境之下,那些国家只能选择委曲求全,割地赔款屈辱的接续国运。
强者俞强,弱者俞弱,整个镇远神朝国内的帝国开始了一轮新的洗牌,率先造成改革的帝国开始派出远征军,对那些落后的帝国发动战争,掠夺大量的人口与地盘。
在曾经这些帝国觉得人口并不是战略资源,但是随着改革的造成,他们将人口视为了战略资源,是国之根本!
那些遭到攻击的帝国在初期被打懵了,完全无法组成有效的反抗,后来他们慢慢的形成了联盟,对抗侵略者的进攻。
落后就要挨打,他们也知道了这个道理,开始遣使前往大宋帝国,学习大宋最先进的文化,回到国家之后,这些国家就开始进行改革,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大流,你不改革就要挨打,没有其他的办法能够改变,这都是血一般的教训。
随着各种各样联盟的诞生,这片地区的局势稳定了,但是没过多久,另一片地区的局势又不稳定了,因为这个被欺负的联盟在经过改革之后,将矛头指向了那些没有经过改革的国家,发动了一场场的侵略战争,五个国家的联盟,在五年之内灭掉了二十多个国家,领土扩张了三倍之多!
但是这五个国家由于领地和资源分配不均匀,自己又打了起来,让其他国家有了喘息之机,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这些泛大宋文化国家的强大,学习先进文化已经刻不容缓。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国家完成改革立刻就会反手去欺负弱小的国家,而弱小的那些国家受到欺负就会学习先进的文化,然后顶住了这些国家的进攻,反手又会去打其他的国家,有便宜不占是孙子,自己受了损失,但是敌人太强是块硬骨头啃不动,那怎么补回损失?
当然欺负弱小啊!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
他们可不会像赵毅那样和谐的与周边国家相处,赵毅和谐的与周边国家相处是因为北方有一个威胁,他需要盟友的帮助,如果没有北方的威胁,赵毅会安稳的发展国内的经济?别开玩笑了,他会毫不犹豫的出兵南下。
赵毅了不认为自己是个和平使者,他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不然的话也不会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现在的一国之主。
他本身就是一个从将领走上来的皇上,他最喜欢的不是治国安邦,而是战争!不然他也不会每当有战争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线。
如今大宋帝国周边不是泛大宋文化就是大宋的盟友,赵毅就算想南下,这也不好动手了。
泛大宋文化就像一股风暴,被战争推向了整个彩华仙朝,不仅仅帝国开始发生改革,就连一些王朝也开始进行改革,改革完之后立刻反手就是一巴掌打向旁边还没有改革完成的国家。
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首先改革的就是军制和国家体系,将国家体系改革完成,皇权高于任何权利,皇权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与强者,这不仅仅加大了资源的调集,同时也加快了资源的调集减少了资源的损耗,这样一来国家的财政也就宽裕了出来。
而军制改革之后,完善的奖励制度和升迁制度让底层这些长年无法出头的军士看到了希望,在战斗之时也就越加的拼命,再加上国家的安家费、阵亡补贴费等等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战斗起来也就更加的卖力。
没有经过改革的军队除了贵族军,其他征召军都是高于战斗力,经过改革之后,征召军的战斗力完全超过贵族军,成为了战场上的新明星,这才是让这些国家下定决心改革的原因。
而这些国家之中,泛大宋文化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他们经常会到大宋帝国寻找人才,因为大宋帝国是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文化氛围最为强烈,这里的人才素质往往要高于其他地方。
当然,这些国家也会将自己的优秀的后代送到大宋帝国国内进修。
曾经那个被周边国家欺负的大宋帝国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的大宋帝国有成为整个彩华仙朝文化中心的趋势,而思跃城无疑成为了文化圣城,经常会有朝圣者前往思跃城,只为一睹思跃城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宗教家在其他国家的崛起,朝圣者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各种各样的虔诚信徒。
文化交流大会结束后第二十年,大宋帝国境内经济几乎发展到了顶峰,人民富裕而有底蕴,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充满了自信,这个国家每个人都面带笑容。
那些来过大宋帝国的人,都不再愿意离开大宋帝国,因为大宋的这种氛围让他们非常的喜欢。
曾经需要大夏商盟拨款进行发展的大宋帝国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大宋帝国已经开始在向大夏商盟偿还巨额的国债,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将大夏商盟这巨额的国债还清,这是所有宋人的骄傲。
而在帝国的北方,已经发展得很繁荣了,每过几十上百里就能看到一座城池,这些城池之中虽然人口不是很多,但他们的流动人口却很多,每年都有大量人经由这些城市的传送阵前往北方。
因为大宋帝国北方是各种土产品的生产地,很多商队会从北方购买产品,然后倒卖到南方赚取一笔可观的资金,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是其他国家的人,因为宋人不屑于去做这些小生意。
现在的宋人只要有钱就会开炮弹制造工厂,就算没钱的只要愿意做,都可以向大夏商盟借钱开设工厂,大夏商盟还会派出指导人员协助建设工厂,而且开设工厂是没有风险的投资,原因是大夏商盟会直接收购这些炮弹,价格都不会有太大的浮动,只要炮弹没有质量问题,他们是稳赚不赔的。
而这些优惠仅仅针对宋人,而不在大宋帝国定居的人,或者不确定自己为宋人的人,都不能直接向大夏商盟申请资金,同时就算他们建造了工厂,大夏商盟也不会收购他们的炮弹,想要将炮弹卖给大夏商盟,那就需要通过宋人,而宋人也可以从中赚一大笔钱。
在大宋帝国,只要不是太懒的人,谁都能够有钱用,只看你愿不愿意去做。
大宋帝国这些年一直花重金在北方修建复杂的联通网络,这些网络将整个大宋帝国南北方串联了起来,加大了南北方的人口流通,这让大宋帝国北方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过想要北方像南方一样繁荣,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有。
而被大宋帝国托管出去的那些领地,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这些领地上很多人在当地扎下了根,他们虽然在其他帝国的管理之下,却接受的是大宋帝国的文化教育,进入的也是大宋的学堂,一些优秀的学子也会进入帝国皇家学院,经过几代人的繁衍,在大宋文化和经济繁荣的吸引下,他们觉得自己是宋人,而不是其他国家的人。
只要接触过大宋文化的人,都会被大宋文化所吸引,只要来到过大宋帝国的人,都会被大宋帝国的经济繁荣所吸引。
这些年大宋帝国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黄金之国”,不仅仅是因为大宋帝国的经济与文化,还和大宋帝国的建筑有关系,大宋帝国所有的建筑都建造得金碧辉煌,显得有些奢靡,这和国民经济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宋帝国的北疆安定了,母蚺族没有再骚扰大宋帝国边境,他们似乎放弃了进攻大宋帝国。
赵毅并不觉得母蚺族会停止进攻,与其他国家的乐观心态不同,大宋帝国现在实行了全民府兵制,所有人都必须接受帝国的兵役训练。
而且每个帝国的子民都是在编人员,只要有战争,一天时间就能对行省内的兵力进行最大征集。
每个行省的府兵都会到边境线上驻扎两年的时间,不仅仅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服兵役的职责,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大宋帝国并不是安全的,大宋帝国的北方还有一个巨大的威胁。
让他们到前线驻扎也有一个好处,提前熟悉战场这也能够让他们更快的投入战斗。
这些年白曦也发现了一个情况,现在的宋人与老一辈的宋人有着很大的区别,老一辈的宋人敢于拼命能够吃苦,而新一代的宋人虽然在修为上要强于老一辈,但他们却不够吃苦。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白曦直接修改了兵役法,所有府兵都必须参加非常繁重的训练任务,对他们的意志进行磨炼。
曾经的府兵只需要进行军阵的磨炼训练,现在的府兵训练内容非常丰富,从体能的训练到意志的磨炼,甚至官方还拿出了炼体的功法,用于提升军士们的身体素质,加强宋军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大宋帝国有一个非常好的好处,那就是各种法律与政策的执行非常彻底与迅速,高层官员都有很大的决断权,这是其他国家不能够相比的。
对于新的兵役法,在大宋帝国国内引起了一些不良的反响,很多人不愿进入军队,认为军队之中太苦了。
然而面对法律的束缚,这些人就算不进也得进,如果你不进军队就会被当做逃兵,而当逃兵的处置就是发配边疆,让你离开大宋帝国繁荣的地方,和罪犯一起去开垦边疆的荒地。
在严格的兵役法之下,没有人敢逃避兵役,再苦再累他们也只能承受,毕竟当兵的时间只有十年,而十年时间过去之后,你就能够恢复自由,如果你拒绝服兵役,那么等待你的可能就是发配边疆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家乡了。
北方那种荒无人烟的地方,想想就让人可怕,谁愿意长期待在那种地方啊。
如今大宋帝国的常备军由原来的八千万提升到了三亿,三亿人有两亿驻扎在前线,这还不算各省的府兵!如果边境战争爆发,大宋帝国能够在五个时辰之内组建一支一亿人的大军迅速奔赴前线,随后未来的十二时辰之内,大宋帝国又能征集超过十亿的兵力,因为就算是退役的人员都是在编军团,他们都拥有部队番号的也有兵牌,只要官方征集,就他们就能够迅速投入战斗。
宋军在边境有两亿人,而其他帝国的协防军队还有将近两亿多人,在这条漫长的边境线上,总共驻扎了四亿的人族军队。
随着这段时间母蚺族没有再骚扰,其他国家一直在减少驻扎在边境的军队,他们觉得母蚺族既然不再进攻了,保持这么多军队也是一个负担。
与其他国家相反,大宋帝国却一直在增加边境的军队,赵毅和白曦都觉得母蚺族突然安静下来反而变得更加的危险了,有句话说得好,爱叫的狗不咬人,而不叫的狗反而是最会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