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寒闻言皱了下眉头,听周衙役简单说明了一下刚才的卜算后,面色不赞同地注视着王柔:“女郎莫要乱开玩笑,平白惹人难过,于己于人皆无益处。”
“我才没开玩笑,他们两个就是已经成不了了。”王柔并不服气,立刻顶了回去。她说的分明就是事实。
“不过一个五点,如何能联系到雍城?这简直就是在胡言乱语。”赵寒完全不相信这些毫无逻辑的解释,只以为王柔是恰好知道了什么,然后故意戏弄周衙役。
“那是因为我在骰子上方看到了刻着雍城二字的匾额。”王柔十分顺口地说出了一个理由,虽然这个理由听起来是越发胡扯了。
赵寒又问周衙役是否有看见什么匾额,在周衙役神情肯定地摇头后,接着望向了王柔以眼神示意,这番话根本没有一点道理。
“这自然是因为我身负神通,才能看到许多常人看不到的东西。”王柔并不慌乱,依然坚持着她的说辞,“你们要是不信,大可以去问问那位女郎本人的心意。”
她的话音刚落,心情沉重的周衙役突然目光一亮,口中还在喃喃自语着:“对,我要亲自问问她。”
然后他脚步一抬,头也不回地跑掉了。
王柔收回落在周衙役背影处略带同情的目光,她并不担忧之前的问话会被少女说出来。当时她对少女道别之后,还说了一句话“我们之间的这些话,还请你向别人保密。”
少女露出了不明所以的表情,但还是对她点了点头。
她相信不论是出于遵守信义,还是看到她的衣着服饰之后,心生顾虑不愿惹事,少女会说出此事的可能性显然是很低的。
只要不是赵寒亲自以城主的身份逼问,这次的卜算设定就可以立住了。
“这世间是真的有人可以看到一些天命,城主为何这般固执己见?”认定赵寒不会在职责之外的范围去以势压人,王柔反客为主地发起一记攻势,“我以为城主是虚怀若谷之人,就算一时难以相信,起码能给我一个证实的机会。”
这么离奇的说法,他怎么可能相信?赵寒负手而立,注视着还在坚持的王柔,面露不解地问道:“女郎为何一定要向我证明?”
这天底下不信天命的人不在少数,也不见王柔这么想方设法地去规劝他们。若是为了冯征一事,景州本土的有识之士也不算少,他已经明确表示自己不会投奔冯征,王柔着实没有在他这边耗费时间的必要。
更何况她方才见到自己之后,脸上的笑意都少了些许,分明是不乐意再和他见面,又何必背离本身的意愿,继续出言规劝?
想到这里,赵寒的心中隐隐泛起了苦涩。
“因为我看到了啊,你是会影响天下大势的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王柔毫不犹豫地把这个关键信息报了出来。
她的视线清澈认真,就这么直愣愣地紧盯着赵寒,让他一时有些难以回应。
犹豫了一瞬,赵寒才语气缓和地开口:“世间有才之人数不胜数,才能出众的亦是天下闻名,我不过是尽己所能才护得一方安宁,当不得女郎这般称誉。”
王柔正准备继续接话,郭攸却是先她一步开了口。他笑哈哈地拍了拍赵寒的肩膀:“赵兄过谦了。当年匪患横行,一伙贼匪包围了你的家乡。是你出面组织了几十人,将数百贼匪击退。名声传到了州牧耳中,才被他征辟为官。如此擅于用兵,当可影响天下大势。”
这段往事在小说里作为回忆被简单描述过。当时赵寒求学过后正回到家乡,就面临这般大难。城主早就弃城逃跑,整个城里乱糟糟的,都想着能怎么跑出去。
赵寒却认为到处都是兵灾,就算侥幸逃出了城池,也未必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于是他说服了还在府衙里的官员,将府衙的衙役和临时招募来的勇士组织在一起,用计攻破了城外的盗匪,解救了家乡的危难。
一时间赵寒名声大噪,一路传到了州牧的耳朵里,受到了州牧的启用,然后才有了今日的赵城主。
看起来以少胜多是赵寒的天赋技能,将来他也会以少胜多,击破冯征的大军。
“就是,城主分明是有大才之人。”王柔顺势稳固自己的人设,“而且我确实是亲眼看见了,你会在未来影响天下大势。”
对她的坚定感到有些无奈,赵寒索性顺着她的话说道:“那就借女郎吉言了。若我将来有这个机会,必定会不惜己身。”
那时候冯征率领大军前来,赵寒能决心率兵迎击,确实是不惜己身。王柔立刻补充道:“我还看到天命在于冯征,冯征才是能安定天下之人。”
赵寒的神色变得紧绷了一点,他用淡淡的语气重申:“此事不必再提,我亦不会改变主意。”
另一边郭攸也表示出不赞同来:“女郎一心看好冯征,思考问题时难免感情用事。若是你能理智看待冯征,就能看出来他不会是一个仁智贤明的君主。”
她用上帝视角看出来的结论还能有错?王柔看了一眼态度变得冷淡的赵寒,知道今天又必须到此为止了,再说下去,说不定赵寒就要转身拂袖而去了。
内心的小人有些气闷地跺了跺脚,王柔整顿好心情,直接换了一个话题:“也罢,我这次前来也不是为了此事。”她准备好的事例可不止周衙役那一件。
王柔抬头扫视了一下不见星光的蓝天,语气中带上了一点担忧:“城北会有一场火光之灾,会让不少人因此丧命。还望城主下令,让百姓在自家大缸中多存些水。府衙安置在草棚附近的水缸里,最好也能把水加满。”
这件事在小说里只有两句话描写,大概是说:城北意外燃起大火,烧死了不少百姓,一时间人心惶惶。赵寒亲自前往安顿,那些百姓才又平静了下来。
在整本能人辈出信息量极大的小说里,这件事可以说是被一笔带过的,王柔先前根本没有将其想起来。这次她在记忆中努力翻找可以用到的信息时,还能把这件事给翻出来,是因为她当时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一时没反应过来既然只是个意外,为什么还会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