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品牌大使”的传闻像夏日的霉菌,在龙胆科技内部悄无声息地滋生、蔓延。尽管没有任何官方消息,但各种版本的道消息已经在各个茶水间和匿名群里流传开来。
有人,这位置是龙胆草为平衡技术派系特意设置的,意在打破姚浮萍一手遮天的局面;也有人,这是曹辛夷为了巩固自身影响力,意图在技术体系插入的楔子;更有甚者,信誓旦旦地声称,这是龙胆草为林晚“量身定制”的跳板,目的是将她重新拉回权力中心。
流言蜚语如同无形的丝线,将林晚缠绕其中,让她在公共教育中心这本该相对清净的领域,也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压力。原本态度缓和些的同事,看她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探究与谨慎。就连中心主任那位老先生,跟她话时也愈发客气,客气得近乎疏远。
林晚对此一概不予回应。她深知,在这种事情上,任何解释都可能被曲解成欲盖弥彰。她只是更加沉默地投入到工作中,用一份份扎实的报告、一场场精心准备的下社区讲座,来构筑自己的防御工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下班前,林晚收到了一封来自总裁办公室的邮件,发件人是龙胆草的行政助理。邮件通知她,下周一下午两点,到主楼第一会议室参加“技术品牌形象建设研讨会”,会议由龙胆草亲自主持。
邮件末尾的与会名单里,赫然列着姚浮萍、曹辛夷、九里香等一众高管,以及几位技术体系内公认的翘楚。林晚的名字夹杂在其中,显得格外突兀。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周末两天,林晚将自己关在公寓里,查阅了大量关于科技公司品牌建设、技术传播的案例和理论。她不确定龙胆草此举的真正意图,是考验,是试探,还是仅仅需要她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但无论如何,她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周一午后,林晚提前十分钟到达第一会议室。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已经坐了不少人,气氛凝重。姚浮萍坐在左侧首位,正低头看着面前的平板,眉头微蹙。曹辛夷坐在右侧,与身旁的九里香低声交谈着,妆容精致,神色从容。那几位技术骨干也正襟危坐,表情严肃。
林晚选了靠近门口、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两点整,龙胆草准时推门而入。他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身形挺拔,目光扫过全场,不怒自威。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人都到齐了,开始吧。”龙胆草在主位坐下,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今天会议的目的,是讨论设立‘技术品牌大使’职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初步明确该职位的职责定位与选拔标准。”
他示意助理将一份初步构想草案投影到大屏幕上。
“随着‘五彩綾鏡’项目的推进和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精准传达技术理念、塑造专业、可靠、创新技术品牌形象的代表人物。”龙胆草的声音沉稳有力,“这个人,不仅要懂技术,还要善于沟通,能够连接技术与市场,连接公司与公众。”
草案内容详实,从职位使命、核心职责到能力要求,都列出了清晰的框架。与会众人纷纷凝神细看。
“我认为这个职位设置非常必要。”曹辛夷率先开口,她声音清越,姿态优雅,“尤其是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一个具有亲和力与专业素养的技术面孔,能极大提升我们的品牌可信度。我个人建议,选拔标准应更侧重于沟通表达能力、跨文化理解力以及市场洞察力。”她的话语,隐隐将选拔方向导向了市场体系擅长的人才。
姚浮萍立刻接话,语气冷硬:“技术品牌,核心在于‘技术’。如果代言人本身对核心技术没有深刻理解,如何应对专业质疑?如何准确传递产品价值?沟通能力固然重要,但必须建立在扎实的技术功底之上。否则,不过是空中楼阁,甚至可能因表述不当引发技术误解,损害品牌。”她毫不客气地反驳了曹辛夷的观点,将天平拉回了技术体系。
两位核心高管的意见分歧,让会议室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支持曹辛夷的市场部人员与支持姚浮萍的技术骨干,开始各抒己见,争论逐渐升温。
龙胆草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深邃,看不出倾向。
林晚坐在角,同样沉默地听着。她注意到,争论的焦点始终围绕着“技术”与“市场”的权重,却很少有人提及草案中提到的“连接公众”、“传递信任”这些更偏向于社会责任和品牌温度的部分。
“我可以几句吗?”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打断了略显嘈杂的争论。是九里香。
所有人都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