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仙尊!您徒弟他又去降妖除魔啦! > [抗日战争胜利特辑]山河犹在

[抗日战争胜利特辑]山河犹在(2 / 2)

黎知许环顾四周,确实看到几位常在新闻里见到的面孔,有政界的,有军队高级将领,还有文化界名人。他明白,这个一年一次的聚会远比他想象的要重要。

黎鹤声带着三人开始介绍在场的重要人物。先是几位还健在的抗战老兵,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都很好。接着是一些部门的领导,还有几位着名的历史学者和文化名人。

“这位于将军,他的祖父是曾祖父在前线慰问时认识的老战友。”黎鹤声介绍一位肩扛将星的中年军人。

于将军和黎知许握手时微笑说:“我祖父生前常提起黎绍钧先生,说他是真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

一位穿传统服饰的女士走过来:“我是华侨纪念馆的馆长,我们馆里还陈列着你们曾祖父们当年组织募捐的历史资料。”

黎知许感觉有人轻轻拍他肩膀,回头看见父亲黎惟琛。“怎么样,今天收获大吧?”黎惟琛笑着问。

“爸,你们从来不说这些……”黎知许有点埋怨。

黎惟琛神色严肃起来:“有些历史得等到合适的时候才能了解。年轻时知道太多,也许是负担。现在你们成熟了,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责任了。”

(知许oS:何止成熟,都快奔三了。)

宴会正式开始,主持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外交官。他先请在场的抗战老兵代表发言。一位近百岁的老人被搀扶着上台,声音颤抖却铿锵有力:

“我打过大大小小几十仗,身边多少战友倒下……能活到今天,看见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我死而无憾了!”老人的话引来全场热烈掌声。

接着黎鹤声作为三家代表上台发言。他回顾了曾祖父辈在抗战中的贡献,强调了家国情怀的代代相传:“……他们那代人用行动证明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我们的后代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这份责任和担当。”

黎知许注意到,祖父说这些话时,目光扫向他们三个。

晚宴是中餐分餐制,菜品精致却不奢华。每张餐桌上都放着小小的国旗和抗战胜利纪念标志。三人被安排和一些同龄人坐一桌,他们中有的是其他抗战老兵的后代,有的是现在各行各业有成就的年轻人。

席间,一位年轻的航天工程师对宋宴倾说:“我们最近的项目用了你们公司研发的新材料,大大减轻了卫星重量。”

宋宴倾惊讶道:“我还不知道我们的材料已经用到航天领域了。”

“何止航天,”一位穿军装的年轻军官接话,“还有国防领域。宋总没跟你说吗?你们公司有专门和军方合作的特殊部门。”

宋宴倾摇头笑:“我爸总说,等我准备好了自然就知道了。”

晏亦川那边正和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聊得投机。黎知许则被几位文化界人士围着,讨论怎么通过文艺作品传播正能量。

晚宴进行到一半,主持人宣布有个特别环节——历史资料捐赠仪式。原来三家都带来了从未公开过的历史文物,要捐给即将扩建的抗战纪念馆。

黎家捐的是黎绍钧的战时日记,里面详细记录了海外募捐和物资运输的细节;宋家捐的是一面当年被宋凛的车队带到前线的锦旗,上面签满了收到物资的将士的名字;晏家捐的是一套完整的战时金融往来记录,展现了资金怎么通过晏家的银行系统支持抗战。

黎知许、宋宴倾和晏亦川作为家族代表上台完成捐赠。在闪光灯下,三人相视而笑,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家族荣誉感和责任感。

捐赠仪式后,晚宴气氛更热烈了。长辈们纷纷过来和三人交谈,分享更多家族历史和个人经历。

黎知许的母亲舒锦玉把他拉到一边:“知许,你知道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吗?”

“不是因为‘知书达礼,许以天下’吗?”黎知许引用从小听到的说法。

舒锦玉微笑:“那只是表面意思。真正的原因是,你曾祖父黎绍钧的字是‘知远’,而他的抗战伙伴中有位姓许的烈士,为救他牺牲了。所以你的名字里既有曾祖父的字,也有那位烈士的姓,寓意铭记与传承。”

黎知许愣住了,他从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还有这层深意。

另一边,宋宴倾也在和父亲深入交谈。

“宴倾这个名字,听着文艺,其实背后有很重的原因。”宋烬洺看着儿子,“‘宴’取自‘宴安鸩毒’,提醒我们不能沉溺安乐;‘倾’是‘倾尽全力’,告诉我们要全力报效国家。这是你曾祖父在抗战最艰苦时定下的家训。”

晏亦川则从祖父晏西岭那儿得知,他名字里的“川”字取自“海纳百川”,既寓意包容胸怀,也暗指抗战时期晏家帮助过的那些如河流般汇聚的爱国志士。

晚宴结束后,三家人没立即离开,而是转到更私密的茶室继续聊。在这里,长辈们终于敞开心扉,讲了更多家族历史。

黎鹤声缓缓道来:“其实咱们三家的缘分早在抗战前就开始了。曾祖父们年轻时一起留日,亲眼看见日本军国主义崛起,预感到战争不可避免。回国后,他们就秘密筹划怎么为国家出力。”

宋怀谨接口:“战争爆发后,他们利用商业网络构建了一条隐蔽的物资输送通道,对外称作商业运输线,暗中为抗战输送急需物资,还护送了不少爱国志士、文化学者和为抗战奔走的同胞。”

晏西岭补充道:“最危险的一次是1942年,他们协助一批文化名人从香港撤离,差点被日寇发现。曾祖父晏云深为此受了伤,留下了一生的病根。”

三人听得入神,这些鲜活的历史远比任何教科书都要震撼人心。

“现在告诉你们这些,”黎鹤声郑重地说,“是因为决定将这份责任正式交给你们这一代。我们老了,未来的事业需要年轻人来接续。”

宋烬洺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们三家共同设立的‘山河基金会’,旨在支持国防科技、文化教育和海外交流。从现在起,由你们三人共同管理。”

晏沉舟点头:“不仅是基金会,家族企业中也有一部分业务是直接与国家合作,支持国家发展。这些业务板块也将逐步交由你们负责。”

三人震惊地交换眼神,他们没想到会突然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

黎知许率先开口:“我们一定不负所托。”

宋宴倾接着说:“事实上,今天参观展览后,我们已经有些想法…...”

晏亦川点头:“我们计划制作一部纪录片,记录抗战岁月里民间各方的支援力量。另外,宴倾想给那些爷爷们搭把手,给他们做根‘法律拐杖’——我牵头给爷爷们免费立遗嘱、解决纠纷,让英雄晚年能拄着这根‘拐杖’,稳稳当当走完路,不能让他们为国家流过血,还在生活里摔跟头。”

长辈们面露欣慰的笑容。黎鹤声感慨道:“看来确实到了交棒的时候了。”

茶话持续到八点。当三人最终离开会所时,月光洒满了庭院。

“感觉今天一天,人生彻底改变了。”宋宴倾仰头望着星空说。

晏亦川推了推眼镜:“是啊,突然多了这么多历史和责任要承担。”

黎知许深吸一口秋夜的凉气:“但很奇怪,我不觉得沉重,反而有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方向感。”

手机提醒响起,黎知许看了眼:“我得去晚会现场了,演出时间要到了。”

宋宴倾拍拍他的肩:“去吧,大明星,用你的方式传承家国情怀。”

晏亦川:“我们都会找到自己的方式。”

当晚的纪念晚会,黎知许的表演格外动情。当他唱起《黄河颂》时,眼前不再是抽象的爱国情怀,而是一张张具体的面孔——曾祖父冒险运输物资时的坚定,士兵们收到医疗物资时的欣慰,那些被救助的老兵们脸上的皱纹和泪光。他的歌声中多了几分厚重和深沉,感染了全场观众。

演出结束后,黎知许没有参加庆功宴,而是匆匆赶回家。他打开家族相册,一页页翻看那些曾经觉得遥远而模糊的面孔,现在却感到无比亲切和真实。

手机响起,是宋宴倾发来的群消息:

【我决定在公司搞个给爷爷们撑腰的事儿,那些为国家拼过的老人家,谁生活难了、后代需要帮衬了,咱们从找工作到修老屋,实打实做事,也算接棒护着他们!】

晏亦川回复:【支持!我可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我还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系统地记录和保存这些历史?】

黎知许打字道:【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合作制作一部纪录片,讲述抗战中的民间支援力量,特别是海外华侨的贡献。我可以担任主持和制片,正好磨练一下技术】

宋宴倾:【太好了!我们可以采访今天见到的那些老人,抢救性记录他们的回忆】

晏亦川:【不仅如此,我认为我们的企业应该更系统地承担社会责任。我们三家有资源有能力,应该做得更多】

那一夜,三人聊到很晚,规划着如何继承和发扬家族传统。他们清楚知道,财富和地位不仅是特权,更是责任。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黎知许尽可能减少了商业活动,投入大量时间采访抗战老兵和他们的后代。宋宴倾和晏亦川也调整工作安排,全力支持这个项目。令他们惊讶的是,当他们向家族提出这个计划时,不仅得到了全力的支持,还收到了更多未曾公开的资料和故事。

纪录片拍摄过程中,黎知许来到曾祖父黎绍钧的墓前。他轻轻放下一束白菊,站立良久。

“曾祖父,我现在理解了您常说的‘山河犹在,家国永怀’。我会继承您的遗志,用我的方式继续这份事业。”

风吹过松柏,仿佛是对他承诺的回应。

圣诞节前夕,纪录片《山河永怀》顺利完成并在央视播出,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仅因为其高质量的制作,更因为它展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让许多人看到了抗战中民间力量的贡献。

首播当晚,三家人聚在一起观看。当片尾字幕升起时,黎鹤声眼中含着泪光,握住孙子的手:“知许,你曾祖父会为你骄傲的。”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纪录片播出后,黎知许的粉丝你凑一点,我捐一些,悄悄组织了山河互助小队,帮助了很多有困难的老人家。无数年轻人因为这部纪录片开始关注那段历史,开始思考自己能够为国家做些什么。

新年夜,黎知许、宋宴倾和晏亦川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等待新年的第一次升旗仪式。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一起来看升旗吗?”晏亦川问。

宋宴倾点头:“那时候只觉得壮观,现在多了好多别的感受。”

黎知许望着晨曦中飘扬的旗帜,轻声说:“我曾祖父曾经说,这面旗帜上,有无数人的鲜血和梦想。现在我们接过了这一棒,得继续跑下去。”

军乐队奏响国歌,旗帜缓缓升起。三人肃立注目,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他们知道,历史不是过去式,而是进行时。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征路,而他们的,才刚刚开始。

山河犹在,家国永怀。这份情怀,将随着血脉和精神,代代相传,永不停息。

——

写这篇特辑,是想致敬那段不屈的历史,也想跟大家说一句: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