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修大学(1 / 2)

毛泽东在出席中共“一大”后回到长沙不久,便同何叔衡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以此作为培训党的干部的基地。湖南自修大学位于船山学社社址,得到船山学社董事会总理仇鳌和社长贺民范的积极支持。贺民范还出任自修大学校长,毛泽东担任指导主任。1922年4月,贺民范辞职后,毛泽东又继任校长。

萧三在《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一书中回忆说:

毛泽东非常重视革命理论的学习。而学习的方法,他一贯是主张独立思考、自动钻研和共同讨论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之后,毛泽东立即在长沙着手创办一个自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校。这在中国是一个创举,谁也完全没有这样的经验。从什么地方去找经费、校址、教员、教材等等呢?在反动军阀统治下的湖南,如何能公开地办这样的学校呢?再则,主要的,这种学校的教学制度应该是怎样的呢?

毛泽东于是利用当时湖南某些文人学士所办的“船山学社”的地址和每月400元的经费,创办了一个“自修大学”。

毛泽东素来不满意那时中国一般学校所施行的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盲目地模仿欧美日本的、学与用脱节的所谓教育。他也不赞成那种盲目的或只为取得资格,即所谓“镀金式”的“出洋”留学。他觉得,应先研究中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1920年3月他曾从北京写信给长沙的朋友说:“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他计划在长沙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也可以叫作‘工读互助团’。最要紧的是要成立一个‘学术谈话会’,每周至少要为学术的谈话(按:即座谈讨论)两次或三次。以上是说暂不出洋在国内研究的话。但我不是绝对反对留学的人……我觉得俄国是世界第一个文明国,我想两三年后,我们要组织一个游俄队……”

关于教学制度,在上述毛泽东办工人夜校及在第一师范做教育工作时,已经尽可能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改革。关于自由研究,毛泽东现在更实现自己的理想来办自修大学,“采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取自动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招生只凭学历,不限资格;学习方法以自由研究,共同讨论为主。教师负提出问题、订正笔记、修改作文等责任。学生不收学费,寄宿者只收膳费”。〔10〕

这里还应说明“不收学费”一项的重要性。当时中国的大学,学费都是很贵的。许多有志升学而又有才能的青年,只是“望洋兴叹”,“莫敢问津”。毛泽东办自修大学的方针,除反对机械式的教育、提倡自动的学习,反对为求毕业文凭的虚荣心、提倡实际的学问之外,还有反对贵族学校、提倡平民学制的意义在内。

自修大学成立时,湖南的进步知识分子、党和团的干部,连毛泽东自己在内,都作为自修大学的学生。

自修大学内设一个图书馆,凡是当时能够收集到的进步书刊报纸都找了来,供给学习者阅读。

自修大学的教学制度,注重自修;没有上课的时间,各人自由研究,或开会讨论。研究和讨论的题目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各种问题。学生每天做读书笔记,作文一篇。

自从《湘江评论》被封禁后,湖南的知识青年经常怀念它,盼望它能恢复出版。毛泽东现在觉得,自修大学师生研究的成绩,可以出一本理论性的杂志。1923年初,一个公开的期刊——《新时代》出世了,里面发表了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讨论的文章。

自修大学曾几次举行公开的马克思学说的讲演大会。

后来(1922年9月)自修大学内附设补习班及初中班,这可说是那时的初级党校。校内指导主任为毛泽东(何叔衡、夏明翰分别担任主事和校务主任)。青年知识分子及青年工人来学的有200多人。补习班和初中班的功课,大体和一般学校的差不多,但由于当教员的大半都是共产党的干部,因此在教国文、公民、历史等课时很容易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

这些学生有不少成为共产党员或青年团员。

1923年冬赵恒惕封闭了自修大学。但就在那时,湖南党组织所筹备的另一所中学——“湘江学校”就正式开课了。原来在自修大学补习班和初中班的大批学生都转到了湘江学校。

……

湘江学校一直存在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3月由湖南党组织自动停办,师生都参加了大革命。〔11〕

周世钊在回忆中,也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情况:

湖南自修大学,是毛泽东于1921年8月,在湖南船山学社的地址创办起来的。

毛泽东还在第一师范念书的时候,就不满意当时的学校制度。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自修自学,是研究学问最有效的方法。可是当时的学校完全不注重学生的自修自学,总是先生讲,学生听,蛮填强灌,死记硬背。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不开动脑筋,不习惯于独立思考,他们的智力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学校制度是应该改革的。

当时,毛泽东曾经把他的设想告诉周围的同学:最好把古代书院和现代学校结合起来,吸取书院、学校的优点,去掉书院、学校的缺点,创设一种新型的学校。这种学校,必须让学生有较多的自修自学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必须使学生不完全依靠老师的教导,而能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做好工作,并且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人。当时有人提出“自修大学”的名称,毛泽东认为这名称很好,很符合他素来怀抱的理想。

1914年到1916年间,湖南一些研究王船山学说〔12〕的人,在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船山学社这个地方,每隔两周讲学一次。当时毛泽东还在第一师范念书,常和同学们一道去听讲,渐渐熟识了社里管事的几位老先生。他在第一师范毕业后,还和他们有些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