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 / 2)

一个月后,李士实悄悄到了京城,趁着夜色来拜访锦衣卫指挥使钱宁。

自从上次得了几万两银子的贿赂,钱宁已经和江西的宁王搭上了关系,再也解不开了。现在听说李士实又来了,钱宁赶紧迎到府门,向门外张望一眼,见李士实这次只坐了一乘小轿,门口连一辆马车都没有,微觉失望。

李士实老谋深算,早把钱宁贪婪蠢狠的心思吃透了。刚坐下就说:“上次王府奴才跑到京城告王爷的刁状,多亏钱大人从中斡旋,王爷真是感激不尽,特意让老朽来拜谢钱大人。”从怀里掏出一个绣着牡丹富贵的杏黄云锦荷包送过来,“一点儿小意思,请钱大人笑纳。”

说真的,锦衣卫指挥使钱宁不是个没见过财货的土包子,可宁王那边递过来的东西不同寻常,每每出人意料。见了这个锦囊钱宁有点儿绷不住了,忙打开来往桌上一倒,顿时倾出来几十粒各色宝石,红、蓝、绿、黄,哗啦啦地滚了一桌子!被烛光一照,晶莹璀璨,耀眼生辉。饶是钱宁这些年在皇帝身边,见过不少珍宝,可眼前这些东西有好多他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瞠目结舌,只是一个劲地说:“哎呀这个、这个……不合适吧?”

见钱宁被这些宝石唬住了,李士实微微一笑,顺手把宝石往钱宁面前拢了拢:“这只是一点儿小意思,钱大人别笑话。王爷还有一笔银子送给大人,多,走得慢,还在路上,三两天就送到府上来。”

李士实并没说这批银子的具体数目,可眼前这一桌子宝石在李士实嘴里都成了“小意思”,这批银子硬是能让这个小老头儿说出一个“多”字来,真不容易!钱宁连猜都不敢猜了,赶紧站起身来笑着说:“这是从何说起?我也没帮王爷办什么事呀。”

李士实笑着摆手:“咱们是朋友,太客气就见外了。”缓了缓,又随口问,“听说皇上最近出居庸关去了宣府,在应州跟蒙古人打了一仗?”

“对,皇上还亲手斩杀了一个蒙古兵。”

李士实连连摇头:“唉,皇帝是万金之体,怎能亲身犯险?就算御驾亲征,也该帷幄深固,怎么能亲自去跟蒙古人交手?这也太不顾惜自己了。”

皇帝这次游幸宣府,在应州和蒙古人交战,全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江彬的主意。钱宁和江彬一直在皇帝面前争宠,互相恨不得把对方咬死!听李士实责备江彬,钱宁撇了撇嘴:“这都是江彬搞的鬼!这小子是宣府镇的边将出身,故意怂恿皇上去宣府,差点儿惹出大祸。”

李士实要说的并不是皇帝巡幸宣府的事,只不过拿这话当引子,所以不接钱宁的话头,笑着说:“听说皇上在宣府城里临幸了不少女人?”

正德皇帝日常生活极为**,在京城的豹房里就弄了无数的女人,在宣府又经常带着人趁夜上街,见了高门大户就进去索要妇女,弄得很不像话。可这是皇上的事,钱宁不敢乱说:“皇上爱玩乐,也没有什么大事。”

到这儿,李士实想要的话头儿已经引了出来,就皱起眉头说:“皇上临朝也有十来年了,后妃不少,豹房里也有不少女人,怎么至今没有子嗣?”

钱宁忙说:“这事咱可不清楚。”

“听说内阁提议,由两宫太后、皇亲公侯、五府六部以及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翰林院和科道给事中共议,想从宗室中推举一位世子,迎到京师主持内廷祭礼,这个事钱大人知道吗?”

听到这里,钱宁顿时明白了宁王给他如此厚礼的目的,暗吃一惊,偷看了李士实一眼,小心地说:“是有这个事,可皇上没答应。”

宁王手下这几个谋士中李士实的心机最深、眼光最远,和他比,唐伯虎、刘养正都显得嫩了些。

这次唐寅劝宁王以巨额金银来买钱宁的命,可李士实从一开始就没这么想过。这个老谋深算的人心里很清楚,当官的人会收受贿赂帮人办事,可他们绝不会为了钱去给别人“卖命”。要想让一个人不顾一切把命卖掉,就必须让他相信:跟着你走,能让他享一辈子荣华富贵。

正德皇上昏庸无道,下流不堪,把皇后嫔妃扔在一边,在豹房日夜**,做了十多年皇帝,没有一个子嗣!坊间早有传言,说正德皇帝已经得了病,不会再有后代了。而且这样一个好酒**邪的昏君也必不长寿,将来他死之后,谁来承继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