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宋朝的脊梁 > 第355章 好消息

第355章 好消息(1 / 2)

天佑元年,腊月中,辽东,黄龙府。

凛冬的朔风如同咆哮的巨兽,卷着漫天雪沫,疯狂抽打着知府衙门的飞檐斗拱,发出凄厉的呜咽。书房内,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张能脸上那混合着贪婪、恐惧与狂热的扭曲神情。他颤抖着手,将一封墨迹未干的密信卷成细条,塞入一枚小巧的铜管,再用蜡封死死焊住。

他推开一扇隐蔽的气窗,刺骨的寒风瞬间涌入,吹得他一个哆嗦。他小心翼翼地从笼中取出一只神骏的灰背信鸽,将铜管牢牢缚在它的腿上。信鸽似乎感知到主人的焦灼,不安地扑棱了一下翅膀。

“去吧!快去!”张能对着信鸽低声嘶吼,仿佛在催促,又像是在为自己壮胆,猛地将其抛向窗外阴沉沉的天空。

灰鸽在空中艰难地稳住身形,辨明方向后,如同一支离弦之箭,顽强地逆着风雪,向着西南方疾驰而去!它将在数百里外的秘密据点更换脚力,继续接力飞行,以最快的速度,将这条足以震动朝野的消息,送入汴梁城中那座虽已失势、却依旧潜藏巨大能量的府邸——秦桧的手中。尽管秦桧已被革职,但在张能这等趋炎附势之徒看来,皇帝的圣心向来难测,提前向这位老上司卖好,无异于一场政治赌博,赌那万一复起的可能!

那抹灰色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铅灰色的天幕与茫茫雪幕之中,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石子,虽小,却注定要激起不可预料的涟漪。

几乎与此同时,知府衙门的另一侧。

一名驿卒被紧急召入。张能将另一封内容大同小异、却加盖了知府官印的正式奏报,塞入专用的加急邮筒,厉声吩咐:“八百里加急!直送京师!不得有误!”

驿卒脸色一凛,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邮筒,心中却暗自叫苦。他深知“八百里加急”意味着什么——沿途换马不换人,昼夜不息,跑死马匹、累垮驿卒乃是常事!非十万火急的军国大事,绝不可轻动!而手中这份……他偷偷掂量了一下,绝非军情。然而,上官之命,岂敢违抗?他只得硬着头皮,躬身领命,翻身上马,猛抽一鞭,冲入风雪之中。

马蹄踏碎冰雪,身影很快消失在官道尽头。这条驿路,即便全力奔驰,抵达汴梁也需五六日之久。而且,一旦事后被查验出并非真正紧急军情而擅自动用此等最高规格的驿递,等待张能的,将是难以想象的严厉惩处!利令智昏,他已顾不得这许多了。

黄龙府码头,“四海商社”的船队,已悄然升起风帆。

陈紫玉伫立船头,一身狐裘胜雪,目光清冷地回望了一眼那座被风雪笼罩的城池。兄长既已找到,且暂不愿回,她留下亦无益。辽东参药之事,已委托可靠之人继续寻访。眼下,必须将兄长安然无恙的天大好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带回流求!

“启航!”她清脆而果决地命令道。

巨帆吃满了风,锚链哗啦啦收起。船队破开冰凌,缓缓驶离码头,迎着风浪,向着广阔的海洋,向着南方那片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岛屿,坚定地驶去。船首劈开灰蓝色的海水,溅起冰冷的浪花。

十数日后,流求,秦王府。

这里的冬日,与辽东的酷寒截然不同。海风湿润而温暖,阳光透过棕榈树的阔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然而,过去数月,这座宏伟的府邸却始终被一层无形的、沉重的悲恸与焦虑所笼罩。

直到这一日!

一骑快马疯也似的冲至王府大门前,信使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下来,手中高举着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声音因极度的激动与狂奔而嘶哑变形:“急报!急报!世子……世子殿下……安然无恙!在辽东!小姐亲见!亲笔信!”

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又似甘霖天降,瞬间炸响了整座王府!

“什么?!”

“世子没死?!”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压抑了太久的狂喜,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淹没了每一个角落!仆役、护卫、侍女……所有人脸上那挥之不去的肃穆与哀戚,顷刻间被难以置信的喜悦和激动的泪水所取代!府内处处可闻欢呼声、啜泣声、奔走相告声!整个王府,仿佛从一场漫长而痛苦的噩梦中,骤然苏醒过来!

消息第一时间传入内院。

赵明玉的居所内,药香弥漫。昔日雍容华贵的秦王正妃,此刻形容枯槁,眼神涣散,正抱着一件陈忠和的旧衣,痴痴呆呆地坐在窗前,对周遭一切毫无反应。

侍女连滚带爬地冲进来,泪流满面,声音颤抖着禀报:“娘娘!娘娘!天大的喜事!世子!世子殿下他没死!他在辽东!小姐来信了!千真万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