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455章 丝线渡海,暗潮初涌

第455章 丝线渡海,暗潮初涌(2 / 2)

陈掌柜攥着钥匙往外跑,棉鞋在青砖地上蹭出刺耳的响。

苏若雪望着他背影,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航海图边缘的折痕:"你早料到他们会追?"

"日商上个月截了三艘运生丝的船。"顾承砚替她拢了拢被穿堂风掀起的鬓角,"但他们不知道,我们要运的不只是丝。"他的目光掠过密室角落的藤箱,那里整整齐齐放着十本《女子绣艺课纲》,封皮是染坊新试的月白色,"是能让全中国女人拿得起绣针的底气。"

三日后的香港码头飘着细雨。

顾承砚站在仓库二楼,看搬运工掀开最后两箱桂皮,樟木香混着雨水味漫上来。

接收方的林先生突然低呼一声,戴着手套的手从桂皮堆里抽出卷蜡封的桑皮纸。

"顾先生!"林先生的声音发颤,"您看这个!"

桑皮纸展开时,十二幅小像像串珍珠般滚落在地。

第一幅是个妇人低头哼歌,怀里的小女娃踮脚够绣绷;第二幅是女孩趴在窗台上,指尖沾着靛蓝染液;第三幅……顾承砚蹲下身,指腹轻轻抚过"女子夜校"四个歪扭的墨字,画里的女先生举着绣样,盲眼的姑娘正用指尖触摸针脚。

最后一幅是朵冰裂梅花,枝桠间夹着半行小字:"北平城破前,绣娘阿秀托人带的。"

"是传。"苏若雪蹲在他身侧,声音轻得像怕惊飞了画里的鸟,"我认得这画法——去年在苏州收旧绣样,见过老绣娘用针尾蘸墨在废绢上画的家信。

她们不识字,就拿画传情。"

顾承砚的拇指蹭过"传"字的墨痕,那里有块凸起,是针戳破纸背的痕迹。

他突然站起来,军大衣下摆扫落了半箱桂皮:"阿雪,跟我去养蚕场。"

城郊养蚕场的竹匾里,新茧白得像落了层雪。

顾承砚摘了手套,指尖捏起颗茧子,在缫丝机前坐下。

苏若雪要帮忙,被他轻轻推开:"我想试试,她们当年是怎么把血和汗都缫进丝里的。"

缫丝机的轮轴转起来,雪色的丝一缕缕抽离蚕茧。

顾承砚的指腹很快磨破了,血珠渗出来,染红了丝线。

苏若雪掏出手帕要裹,他却摇头:"这样才真。"他望着东方初升的太阳,光线透过缫丝机的木框,在丝线上织出金网,"她们用血传火,我们怎能只用手收?"

话音未落,远处码头传来尖厉的警笛。

顾承砚的手顿住,丝线"啪"地绷断。

苏若雪扶他起身,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黄浦江面上,一艘贴着"丙字号"标签的货轮正被宪兵队的汽艇围堵,船头站着个穿军大衣的身影,军帽被风吹落,露出利落的寸头。

"那是……"苏若雪的声音突然哽住。

顾承砚望着那道身影,喉结动了动。

他摸出怀表,打开时照片上的苏若雪正对着他笑。

表盖内侧,用小刀刻着行小字:"真船已抵港,诱饵引豺狼——青。"

警笛声里,货轮上的身影突然举起手,做了个划桨的动作。

顾承砚望着那抹身影被宪兵押下船,转身时把染血的丝线塞进苏若雪手里:"去仓库,把《课纲》和画稿都锁进保险库。"他的声音很轻,却像铁钉钉进木头,"青鸟在替我们试水深浅。"

苏若雪攥紧丝线,指尖触到血珠的温度。

她望着顾承砚走向码头的背影,雨丝落进他的衣领,却没见他缩一下——那抹挺直的脊背上,仿佛驮着整片要亮起来的天。